“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走出校门步入基层已近四年,回首在基层走过的这几年,褪去浮华与迷茫,坚定目标和方向,收获的是与日俱进的成长,不变的是服务基层的初心。入户走访时看遍万家灯火、产业摸排时与群众促膝交谈,忙完春耕生产,越过盛夏,又回到千亩油菜和万亩良田丰收的时节。新的开始,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我将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厚植为民情怀,在履职尽责中不断自我革新,让灿烂的青春在基层的沃土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纵使山高路远,不改一往无前。
扎根基层要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争精神,始终做攻坚克难的“急先锋”。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是畏首畏尾“绕道走”,还是迎难而上“向前冲”?习总书记为广大基层干部指明了方向,“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新征程上,我们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尤其对基层干部来说,在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防返贫动态监测、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等诸多难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这样才能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扎根基层要练就“一剑光寒定九州”的过硬本领,始终做推动发展的“实干家”。基层干部“上接政策、下对百姓”,站在执行政策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心系百姓“急难愁盼”,面对新形势和新政策,常常有一种“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如何提升“七种能力”,练就过硬本领值得深思和考虑。“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坚持“求真务实”,增强实干精神是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基层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务实上“下苦工”,把基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始终立足本职,贴近群众,为民做事,用心做事,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尤其是在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要坚持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实干家”,坚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自己,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民群众的依靠者、乡村振兴的执行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扎根基层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始终做践行宗旨的“孺子牛”。“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历史充分证明,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正是因为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才凝聚起了无往而不胜的磅礴力量。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基层干部不仅要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也要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站稳群众立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发自内心地为群众做实事、解难事、办成事,要培养群众感情,把被群众需要当成一种幸福,多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正从群众角度出发去说话办事做决策。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走过基层之路的千坑万坎,依然对梦想起航的地方心怀热爱,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将继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基层跋山涉水,奔赴未来的每一场“诗与远方”。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