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

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LOGO

天下贵清  康养漳县
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组工网萃 > 组工网萃

聚移风易俗之力 树乡村文明新风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3日来源: 作者: 点击:

移风易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切实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深远意义与丰富内涵。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需着重聚焦以下“四个方面

注重建章立制,予以规范引导。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在移风易俗工作里至关重要,构建完善制度体系能为乡村风俗革新指明方向首先可以通过制定婚丧嫁娶操办标准,深入调研各地风土人情、经济与民众预期后,量化婚礼酒席、葬礼停灵出殡等规模流程花费,约束铺张。其次再把移风易俗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发动村民讨论制定,涵盖反对高额彩礼等内容并设奖惩机制,激励村民遵守。最后还需建立健全监督执行机制,成立专门小组或依托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加强日常与不定期巡查,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全民监督,对监督不力或包庇违规者严格问责,保障制度严肃公正执行力促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郁氛围。思想是移风易俗工作的先导,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可筑牢其思想根基,让文明风尚成村民自觉行动。宣传内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结合乡村实际,将移风易俗理念意义要求融入宣传资料,如手册、漫画等,阐释新旧风俗利弊,挖掘本地典型事迹发挥榜样力量。宣传渠道方面,融合传统与新媒体,用乡村广播、宣传栏等播广告、贴标语,借助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创意作品,扩大覆盖面。此外,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活动传播相关知识,组织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通过志愿者入户、道德讲堂等形式与村民互动交流,推动村民从自身与家庭做起践行文明新风使其深刻领悟移风易俗的重要价值,助力其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夯实基层治理,强化引领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其凝聚力与战斗力,使其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知心人、服务者与引路人。通过精心组织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在此进程中,党员干部务必发挥模范带头效能,率先垂范,积极宣传移风易俗理念,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的节俭新风尚,并做好亲属及周边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携手营造优良的社会风气。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诸如构建移风易俗信息平台、开辟线上举报渠道等,以此提升乡村治理的效率与水准,推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前行。

传承优秀文化,推动创新发展。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灵魂根基,移风易俗需与之紧密相连,在传承创新中为自身注入内生动力。可以通过挖掘整理民间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其传承转化,如创新手工艺制作技艺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改良民俗活动融入现代文明元素,使其成为文化传承载体。大力培育新文化业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社团组织与文艺队伍,引入现代文化元素与活动形式,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并促进文化融合。以文化活动为依托传播文明风尚,在乡村文艺演出、传统节日活动里巧妙融入移风易俗主题,如编排相关节目、设置文明评选环节等,让村民在文化参与中受熏陶,于传承节日文化时践行文明规范积极弘扬文明新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明行为规范,共同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聚移风易俗之力,树乡村文明新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它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关乎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关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坚定决心与扎实行动,为乡村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文明之花在广袤乡村大地绽放绚丽光彩。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