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

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LOGO

天下贵清  康养漳县
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组工网萃 > 组工网萃

明“心”见“性”,答好深化改革“时代卷”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9日来源: 作者: 点击:

1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身处浅滩渡尽,深水既遇的关键节点,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开新图强、踵事增华的时代命题,聚焦改革的系统性观念、服务性取向、阶段性特征,不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交出不负时代与人民的“满分答卷”。

秉持“载一抱素、素履以往”的改革决心,聚焦系统性,突出协同性,答好“上”和“下”的联动题。“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从小岗破冰到深圳兴涛,从浦东蝶变到雄安腾飞,从局部探索、点上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无疑是古老东方文明历尽沧桑而风华正茂,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的“驻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行者远。”广大党员既要聚焦顶层设计“操其要于上”,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将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当作涉险滩、破坚冰的“路线图”和“指南针”,确保改革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也要躬耕基层探索“分其祥于下”,在千头万绪、繁重冗杂的基层工作中保持突破卡点堵点、瓶颈制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坚持“问题导向”,倒推“解题思路”,积极探索契合时代要求、贴近人民心愿的战略策略,形成自下而上、衔接配套的“基层智慧”,以统揽全局的眼界、辩证协调的思维、戒虚务实的作风打通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砥砺“勤以为民,遂民所欲”的改革初心,聚焦服务性,增强主动性,答好“行”和“止”的关键题。面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核心之问,古人的答案不谋同辞,盘庚“重民”、周公“保民”、孔子“爱民”、孟子“贵民”,一个“民”字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人民就是“当家主人”,百姓就是“根基靠山”,群众就是“衣食父母”。想用好群众路线这一“制胜法宝”,就必须行止有度。广大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坚守“止”的底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清醒与谨慎,不踩“红线”,不越“雷池”,走出“重形不重效、留痕不留心”的思维误区,谨防坠入疏远群众、背离初心的“无底深渊”;另一方面要明确“行”的力度,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牢骚声”和“心里话”,走进街头巷尾揣摩“画外音”和“潜台词”,不断完善“群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打通“营商下午茶”“群众留言板”“小院议事厅”等群众利益诉求的“新通道”,啃下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民生“硬骨头”,在集思广益、取经问计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

涵养“破觚为圆,斫雕为朴”的改革恒心,聚焦阶段性,彰显创造性,答好“快”和“慢”的应用题。回顾历史,邓小平同志用“一条血路”揭示了改革“持久战”的本质,立足当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掷地有声:“既急不了,也慢不得,要按规矩办事”。稳中求进是当下改革的“主打歌”,亦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广大党员干部要认清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说干就干、不等不靠中“快刀斩乱麻”,埋头“一个猛子扎到底”,不断跨出“舒适区”走向时代风口,突破“极限值”紧贴科技前沿,争当“绿水青山”的拓荒者,“数字智慧”的奠基人;也要看到改革的整体性和长期性,在破虚立实、张弛有度中“慢工出细活”,善于“十根指头弹钢琴”,敢闯敢试并不意味着硬干蛮干,要廓清“一夜成林”的思想迷雾,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合理归置落实顺序、科学把握推进节奏。唯有保持历史耐心“徐图之”,不着急忙慌,追寻“慢”的质量,同时增强历史主动“紧抓改”,不懈怠拖延,延续“快”的效率,在夯基筑垒、厚积成势中探索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方能找到效率与质量间的最佳契合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