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深入推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不断健全年轻干部成长链条,进一步完善发现、培养、研判、管理等四项机制,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为全县高质量追赶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是完善发现机制,注重日常储备。拓宽发现视野,既把目光投向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改革发展主战场,也将视野看向防汛救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综合运用政治素质考察、年度考核、专项考核、谈心谈话、专题调研等多种途径,对年轻干部的日常表现、领导评价、群众口碑进行全方位了解,精准描绘“干部画像”。探索实施“113青苗工程”:“1”,即以3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正科级储备人选数量保持在100名左右;“1”,即以30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副科级储备人选数量保持在100名左右;“3”,即“85后”“90后”“95后”科级干部储备人选数量占到全县科级领导职数的30%左右,分类别、分专业建立储备信息库,根据实际掌握情况,对重点培养对象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跟踪培养,将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列入“成长档案”。
二是完善培养机制,注重实践锻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干部教育培养首要位置,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培训,围绕中心任务落实开展培训,依托县委党校、盐井纪念馆等教育资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量体裁衣,分层分类开展专业化培训,有效解决年轻干部本领恐慌。注重把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主战场、处理突发事件最前沿、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磨砺锻炼,帮助干部增强政治本领、锤炼政治担当。今年以来,选派15名“85后”“90后”干部到乡村振兴、征地拆迁一线“蹲苗”历练。同时,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组织50余名年轻干部赴青岛市、寿光市观摩培训,选派4名年轻科级干部到即墨区跟岗学习、开阔眼界,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专业素养和能力。
三是完善研判机制,注重人岗相适。进一步细化年轻干部研判程序,采取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建立专项清单、开展专项评估、综合分析研究、形成研判结果“五步工作法”,对年轻干部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分析研判,形成客观准确的研判结果,并建立年轻干部研判“2+X”机制,“2”即静态研判和动态研判,静态研判重点分析干部年龄、专业、学历、性格、经历、来源及熟悉领域等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动态研判重点分析干部工作分工、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干部群众满意度、廉政表现、问题不足等情况;“X”即评价意见,明确实绩突出、胜任现职、基本称职、建议调整等类型。今年以来,已对全县年轻科级干部进行了全覆盖分析研判,针对不同部门及乡镇职能特点,调整优化年轻干部120名,确保年轻干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
四是完善管理机制,注重部门联动。健全关口前移监督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漳县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库管理使用办法(试行)》,明确纪委监委、审计、信访、巡察及公检法司等22个重点部门信息报送职责,每月定期收集全县干部职工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以及信访举报、失信造假、表彰奖励、突发意外等信息,建立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库,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选先的重要参考。目前,已累计收集各类信息210余条,对年轻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真正让年轻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健康成长、全面进步。同时,加大“下”的处理力度,对“混日子”年轻干部,通过转任职级等方式退出领导岗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