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长征经过漳县
1935年9月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7000 余将士长征进入甘肃境内,17日突破天险腊子口后,于9月18、19、20日相继到达哈达铺休整。22日,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团以上干部会上正式宣布将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支队下辖三个纵队。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兼)、政委聂荣臻;二纵队司令员彭德怀(兼)(后彭雪枫),政委李富春;三纵队司令员叶剑英(兼),政委邓发。同时,毛泽东还宣布部队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发。
陕甘支队在哈达铺休整期间,蒋介石为了堵击红军继续北上,重新调集国民党王均部(第三军)第七师、第十二师两个师,毛炳文部(第三十七军)第八师、第二十四师两个师,东北军第一一三师、第一一四师、第一一八师三个师,共七个师的兵力二三十万人布防于陇西、武山、甘谷、天水、礼县、徽县一线及通渭至岷县中间地带,形成所谓的渭河防线,企图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消灭在渭河南岸。
面对严峻形势,为突破国民党军渭河防线,实现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计划,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战术,佯攻天水,调动敌人,突破渭河封锁线。9月23 日,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向东北天水方向前进。当日晚,部队在岷县闾井镇一带宿营,并派一支部队东出,摆出攻打天水的态势,以调动国民党军队向该地区集中。国民党军队果然信以为真,王均错误地判断红军要攻占天水,威逼西安,遂将主力迅速集结在天水、甘谷交界的新阳镇凤凰山一带和关子镇关子梁一带,只留少数兵力驻守于武山广武坡车家川一带,致使武山、漳县之间国民党军队防守兵力空虚。
24日清晨,陕甘支队从闾井镇出发,突然改变行军路线,改向西北方向前进。沿岷县红崖、漳县东泉黄家河、韩家川及草滩一线,向漳县新寺前进。行军时,司令部命令部队急行军,务必于天黑前赶到新寺宿营。但行军途中遭国民党军队机轰炸骚扰,耽误了行军时间,到天黑只走了一半路程。晚上,部队踏上草滩香桥梁后,天空顷刻又是电闪雷鸣,狂风怒号,浓云密布,大雨滂沱。夜黑如墨,雨大路滑,给部队行军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而,英勇的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冒着大雨,踩着泥泞,沿着崎岖的山路艰难行军130里,于深夜到达漳县新寺镇。陕甘支队到新寺后,前锋第一纵队宿营于杨家沟门,后卫第二纵队宿营于三宏村,中央直属纵队(第三纵队) 宿营于中心村;毛泽东住宿于中心村木厂里商人包生彦的店铺里。夜晩,毛泽东与包生彦的店员李娃儿亲切交谈。李娃儿起初是颤颤惊惊,当听到毛泽东说红军是穷苦人民的队伍时,勇敢地提出了参加红军的愿望,毛泽东答应了李娃儿的请求,李娃儿跟随毛泽东,走上了崭新的人生之路。25日拂晓,陕甘支队离开新寺进入武山,经苗家庄、杨家坪、王家门、付家门,晚宿营于丁家门一带,此时,鸳鸯镇和附近支锅石峡碉堡内两个连的国民党军队守军已撤走。26日清晨,陕甘支队沿榜沙河北进,越过支锅石峡、过鸳鸯镇到达渭河边,随即分三路渡河。渡过渭河后部队上了北山,当晚宿营于费家山和水家沟一带。国民党精心设置的渭河防线被红军巧妙地突破了。而此时,国民党远在百里之外的电台正在发布新的指令:“红军主力仍然在岷县以南的哈达铺一带游动,有向西和、礼县进扰之模样,各线做好战前准备,决不让红军占领天水。”为使天水不被红军占领,胡宗南部全力向西和、礼县一带推进。
就在陕甘支队抢渡渭河之际,蒋介石还在西安自鸣得意,成立了西北“剿共”总指挥部并亲任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统领陕、甘、宁、青4省国民党军队进行“剿共”作战。陕甘支队巧渡渭河突破封锁线后,蒋介石连续部署了平(凉)固(原)段封锁线和西(安)兰(州)公路静(宁)会(宁)段封锁线,企图阻截陕甘支队。同时,蒋介石亲自给毛炳文发电,要其确保静、会,歼灭共军。
陕甘支队渡过渭河到费家山、水家沟一带后,武山、漳县两翼的国民党军队才得知消息,急忙追赶过来,试图夹击红军。枪声响起时,毛泽东判断这不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对彭德怀说,派两个连出击一下,吓吓他们。果然, 红军出击后,国民党军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27日,陕甘支队沿陇西、武山交界,向通渭方向前进,直抵通渭榜罗镇。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在漳县
(一) 红四方面军长征进入漳县
1936年8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9日,先遣部队中央纵队红三十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分路向岷县方向攻击前进,并对岷县县城实施围攻。在红军进入岷县、围攻岷县城时,国民党毛炳文部第三十七军奉命由陇西经漳县三岔、大草滩(时属岷县)驰援岷县城。8月14 日、15 日,红三十军先后派出小股部队,沿岷县梅川、大草滩一线侦察前进。17日,红三十军军长程世才率红八十八师经梅川翻越木寨岭,开往大草滩一带阻击国民党援军。红军在大草滩、遮阳铺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击毙连 长及以下100余人,占领了酒店至大草滩一线各村庄,并深入北沟寺一带。
8月18 日, 一纵队红九军到达岷县,接替红三十军围攻岷县县城之任务, 红三十军八十九师遂从岷县县城撤围,经梅川、文斗向漳县开进。19日(农历七月初三),红八十九师在李先念(红三十军政委)率领下,进入漳县四族乡草川坪地区后,分路占领了漳县的部分村镇。
19日凌晨,红八十九师先头部队经草川坪沿霞布沟逼近四族。先期赶到四族阻击红军的国民党甘肃绥靖公署交通司令马锡武部骑兵第一团王富德团一个营正在酣睡,当街北山头上站岗的哨兵发现晨曦中影影绰绰的红军部队后,鸣枪发出信号,住在四族大地主李唯嶽家的国民党骑兵营长,急忙提枪 强逼士兵抵抗。慌乱中的骑兵还未及备好马鞍,红军已进入街道。一经交锋, 国民党军队就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纷纷爬上马背,向县城和盐井方向逃命。
上午10时左右,败逃的国民党骑兵到达盐井镇,强迫群众喂马和准备干粮,声言吃了饭继续阻击红军。群众得知红军即将到来,蜂涌进入堡寨,在堡寨里应付国民党军队的强迫索要。
中午前后,红军先头部队翻越殷家山,从黄家山下山后,对盐井镇和盐井堡寨形成包围。正准备阻击红军的国民党骑兵,看到盐井的制高点牛头山已被红军占领,便骑上马,慌乱放了几枪,涉过正值涨水期的漳河,向西逃跑了。红军对堡寨里的和没来及进堡寨的群众,讲解了政策,群众很快就敢与红军接触,并把已准备好的干粮和牲口草料送给了红军。红军占领了盐井镇。
盐井镇在漳河南岸,与县城距离不及五华里,盘踞在县城北面山上的国民党毛炳文军队严重地威胁着红军。为了消灭敌人和尽快在漳县一带打开局面,红军立即组织抢渡漳河。
漳河是渭河上游的一大支流,平时虽然水量并不大,很容易涉过,但是每到秋天雨季,河水暴涨,阻断南北交通。红军来到的前几天,接连下了几场暴雨,河水特别大,红军到达漳县时,适遇洪峰。为争取战机,红军从群众家里借来木板、木柜等物搭浮桥。北山上的国民党毛炳文部以密集的火力阻击,红军在机枪的掩护下,冒着巨大的牺牲,搭上浮桥,渡过漳河,分路向县城及漳河北岸以西的各村庄进军。
红军到达漳县前夕,国民党漳县政府的一部分官吏就带着家眷和细软逃走了。县长高玉蒙带着警察和民团,挟居民守城,企图依赖北山毛炳文军之势顽抗。当时,漳县城不足一平方里之地,本来不堪一击,但因守城者多系居民,良莠混杂,红军担心伤害群众,未用强攻,而是先围城,待机而攻。入夜,有未能来得及进城的人放置的油驮子和柴草,尚在西城门附近,红军战士便柴上泼油,火烧西门。看到西城门起火,警察和民团惊慌失措,弃城逃跑。高玉蒙即指派教育局长蔡荣泽代行县长之权,自己带了几名警察,换上便衣, 从南门开出的一条窄缝里趁黑夜逃跑了。午夜时分,红军顺利地占领了漳县城。
从草川坪一带进入漳县的红八十九师另一部经三牌翻山,出狼窝沟占领 了三岔镇。当红军刚出狼窝沟时,驻三岔大山和窟洞道碉堡上的国民党军队虽用火力阻击,但是在红军渡过漳河组织攻击时,立即溃败,丢下许多辎重, 纷纷向陇西方向逃命。红军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很快占领了三岔镇。
由军长程世才率领的红八十八师将毛炳文驰援岷县城之国民党军队击溃后,于21日从酒店、大草滩一带,沿甘川公路向东延伸,挺进陇西。同日,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一部经岷县蒲麻一带进入漳县境内,通过草滩乡,抵新寺镇附近,于23日前往武山县。期间,另有红四军、五军、九军部分部队也进入漳县,或驻扎漳县,或向陇西、渭源、会川及武山方向前进。
至此,红军各路深入并占领了漳县全境。红四方面军进入漳县后,为了便于指挥,前敌指挥部进驻盐井镇王家大院(王宪旧宅),总指挥徐向前住盐井镇东北二里许(县城和盐井镇之间)的陈家庄。9月30日起,四方面军驻漳县部队遵照总部命令,陆续撤离驻地北上,向通(渭)、庄(浪)、静(宁)、会(宁)地区前进。10月5日,红军全部撤离漳县。
10月9日至23 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静(宁)、会(宁)等地区大会师,宣告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
(二) 红四方面军在漳县休整期间进行的主要活动
一、宣传抗日思想,严格执行纪律
红军进驻漳县各地以后,首先针对群众深受兵、匪之祸而害怕红军和见了红军就逃躲的现实,深入群众耐心进行宣传劝导,给群众说明红军和穷苦老百姓是一家,是为穷人而战的,红军长征的目的是北上抗日。在宣传中,红军的各级政工干部和宣传人员,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特别是红军女战士,深入到农户家中、打麦场上,宣传红军的宗旨和党的政策。在城关、盐井地区负责做群众工作的一位女红军,因负责妇女部工作,群众亲切地称她“女部长”。她对人热情,态度和蔼,至今仍被群众提及。
红军宣传队通常采用口头宣讲、教唱歌曲、巡回演出文娱节目以及书写鲜艳醒目、通俗易懂的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在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所在地盐井镇,宣传队经常利用盐神庙的现成戏台,为红军战士和盐井群众演出文艺节目。凡有小戏台的村镇,红军宣传队都不止一次地作过宣传演出。在四族、三岔、新寺、大草滩等较大的集镇,红军战士利用赶集日人多的机会进行宣传,使更多的群众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和启发。
当时,红军书写的标语是“反蒋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东三省”“打倒毛炳文”“活捉鲁大昌”“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演出的戏剧主要是活捉日本鬼子、打倒蒋介石的内容;教唱的歌曲是军民团结打日本的内容,如“弟兄们,弟兄们,你们不打我,我们不打你,咱们都是一家人;旋你们,旋我们,团结起来打日本,打敌人, 我们都是一家人”。
在开展宣传的同时,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实际行动教育群众,团结群众。当时,尽管红军战士因张国春分裂路线所致,在雪山、草地上折腾了几个来回,身体羸弱,衣着斑驳,但他们进村后,宁可露宿街头, 也不入民宅,不打扰群众,不给群众增添“麻烦”,特别是没有男人的住户,他们绝不进去住。他们向群众借用部队休整必需的粮食、炊具等物时,都要征得主人的同意,然后慎重地写出借条,办了借用手续后才拿去使用。凡是损坏的东西,都照价予以赔偿。红军战士还经常为群众做一些如挑水、劈柴、 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增进了群众对红军的了解和信任。
群众亲身见证了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待群众如亲人的实际行动后, 对红军有了全新的认识。躲出去的群众很快都回家了,关闭的店铺,也开门做生意了,群众还主动为战士送去粮食等急需生活用品,腾出房子让战士们住, 全县到处都是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新景象。
二、建立地方临时革命政权和群众武装
红四方面军在漳县休整期间,正值红二、四方面军实施岷洮西固战役和成徽两康战役,开辟甘南和陇南临时革命根据地的关键时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红四方面军以岷县为中心,开展建党建政和建立地方武装的工作。随即成立了由傅钟任书记的中共甘肃省工委,由何长工任 主席的甘肃省苏维埃政府和以王维舟任总指挥的甘肃省抗日救国军总指挥部, 并在红军新占地区成立了县、区级临时革命政权。
8月19日夜,红军攻克漳县城以后,国民党漳县政府的大小官员挟持不明真相的群众逃离县城,地痞流氓趁机浑水摸鱼,制造混乱。城内的社会秩序不仅影响着群众的生活,也影响着军民关系。为此,红四方面军政治部 遵照西北局指示,迅速成立了由红军干部张崇仁任书记的中共漳县县委、由红军干部李中一任部长的少共漳县县委和以红军女干部(姓名无处考证)任部长的妇女部。在县委领导下,贫苦农民砸毁国民党漳县政府的牌子,于22 日挂上“漳县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成立了漳县苏维埃政府。红军委派本地人贾耀昌(人称贾醋客)担任县长,赵维瑞任秘书,韦杰珍、杨世林(杨六十一)等任委员。随后,相继成立了以刘文灿为主席、文金平为副主席,冯老二、朱万福、颉应生、蔺有生为委员的盐井农民协会;以马兹娃为主席、苟乡有为副主席、汪元甲为委员的三岔农民协会;以赵珍为主席的新寺农民 协会和以史步堂为主席、李增荣为副主席、李方开为交通部长、李麦牛河为宣传部长、马大科为民运部长的贵清农民协会。还有当时属岷县辖区的大草滩也成立了以王铁城、张善人分别为正副主席的农民协会。在此期间,不少的村也都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在城关、盐井和新寺地区分别成立了以杨世林为营长、解老三为副营长的“漳县红军武装青年营”和以方海娃为司令、杜伯臣为副司令的“漳县抗日游击队”(后叛变,被红军剿灭)两支地方武装。
漳县是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建立临时革命政权和地方武装机构最多、最全的县份之一。革命政权和群众武装建立后,积极领导群众进行打富济贫、镇压土豪恶霸、宣传抗日主张,为红军筹粮筹款以及恢复生产、扩红等活动,使长期受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漳县人民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能求得彻底翻身和解放的深刻道理,坚定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信念和决心。
国民党代理县长蔡荣泽,在红军攻克漳县城后逃往裴家窑躲避。得知情况后,武装青年营的战士将其抓获,送交前敌指挥部处理。红军撤离漳县时,将蔡枪毙于岷县桌儿坪。
金钟、大草滩等高寒阴湿地区,红军到来时夏季作物尚未成熟,正值青黄不接之时,一般农户无粮可筹,红军补给有困难。在此情况下,各农民协会出面召集各地比较开明的富户,先给他们讲了红军的政策,说明红军借粮、借款的目的,许多富户为红军筹集了所需粮款,使红军的给养得到了及时补充。苏维埃政府还经办和审理了因部分群众逃避红军时地痞流氓趁机大发横财、抢劫群众的案件,打击了坏人的嚣张气焰,保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积极组织群众发展生产
红军击溃国民党毛炳文部以后,消除了国民党军队对红军部队及沿川群众的威胁,漳县川区恢复了平静,于是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首先组织和动员熬盐工人恢复盐业生产。
盐井镇人自秦汉以来就以汲取井中盐水,熬制食盐而著称,是为漳县和周围各县提供食盐的地方,盐税是当时漳县的重要经济来源,恢复和发展盐业生产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红军的休整至关重要。
8月22日,红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的干部把100余名熬盐工人招集起来,给大家讲解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鼓励大家安心生产,继续熬盐,以保证军民生活需要,稳定市场。为使盐业生产不致发生混乱,红军还接管了盐务局,指定朱焕章为盐务局局长,赵二等人为委员,规定了比较合理的收税标准。原来每一轮盐水的盐税是两个大洋,红军规定只收20斤成品盐。当时20斤成品盐的价值不过四五角钱。盐税减轻后,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盐业生产得到发展,保证了漳县及周边邻县群众日常生活和部队休整所需食盐,也增加了熬盐工人的收入。
红军进入漳县时,正值初秋,虽然川区的夏收已经结束,正进入打碾阶段,但是半山区和深山区正处在夏收或准备夏收阶段。红军在漳县一带休整的时候,边休整边帮助群众收割、打碾。人少地多的山区,往年收割庄稼颇费时间, 这年由于红军的帮助,不少地方提前完成了夏收任务,减少了粮食发霉腐烂等损失。
红军特别保护关门停业的商号、店铺。一面派战士站岗保护,一面派出人员寻找店主,给他们讲解政策,鼓励他们继续开店营业。红军还对县城内趁群众逃躲时抢了群众的东西,反而诬陷红军抢群众财物的王耀功判处极刑, 枪毙于西城门外;对平时作恶多端的劣绅“张三毛鬼”(名字无从考证)和吴勾驴在盐井处以极刑。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社会秩序很快恢复了稳定,县城及盐井、三岔、贵清、新寺等各大集镇的店铺,都先后开门营业,市场交易日趋正常, 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未受到影响。
(三) 红四方面军在漳县进行的战斗
一、大草滩阻击国民党援军
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后,分路进入岷县,并对岷县县城实施围攻。在红军大兵压境之下,驻岷县的国民党兰州绥靖公署新编十四师师长鲁大昌急电蒋介石、张学良、朱绍良,请求增援。为增援岷城守军鲁大昌及堵击红军北上,国民党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奉命在陇西至岷县地带的菜子、四店梁、三岔、殖虎桥、石关、大草滩、酒店、木寨岭一线,设重兵布防。
13日,毛炳文命李英第二十四师彭戢光七十旅进驻三岔、东扎口、着(遮)阳铺一线构筑工事,并派员与岷县鲁大昌部联络。14日,国民党军八师师长陶峙岳率所属曾致远二十四旅(缺四十六团)及四十五团从陇西出发,经三岔、 殪虎桥、大草滩向梅川、中寨集结,伺机增援岷县城。至19 日,国民党军队兵力部署为:第八师二十四旅(缺四十六团)集结于着(遮)阳铺、大草滩一带。第二十四师七十旅彭戢光率主力驻扎三岔,另一部进驻东扎口,协同第八师二十四旅向大草滩红军攻击。第八师四十五团一部驻石关,与驻三岔部队联络;主力进至东扎口、菜子川之间地区与二十四旅及七十旅联络。第八师师部驻东扎口监督作战。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鉴于毛炳文派重兵增援鲁大昌、堵击红军北上的实际情况,于8月14日、15日先后派出小股部队,沿梅川、大草滩一线侦察前进。根据侦察到的国民党军队兵力部署情况,又于17日由军长程世才率八十八师深入到木寨岭、酒店、大草滩及北沟寺等地,阻击国民党军队援军。据国民党《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在川甘等地追堵北上抗日红军诸役战斗详报》(一九三六年八月至十月)中,在记述漳县附近及着(遮)阳铺东扎口三岔诸役时有如下记载:“十五日晨,据报梅川镇、大草滩一带昨今两日到匪数百, 有无后续部队尚未探明,但匪企图截援是其惯技。……迄十八日据各方报告,北沟寺有匪二三百,大草滩有匪约一团,酒店子有匪千余,木寨岭亦有匪盘踞”。红八十八师集结于大草滩一线后,军长程世才及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政委郑维三等立即研究阻击方案,合理部署兵力,动员全体将士构筑工事,做好临战准备,一定要将增援岷城之国民党军队阻击于大草滩一带,不能让其翻越木寨岭。
18日上午9时许,红军在着(遮)阳铺附近与国民党军队二十四师一三九团前哨部队接触交火,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使他们初次尝到红军的厉害。19日午后1时许,红军在着(遮)阳铺正面合家峡与国民党主力第八师二十四旅展开激战。战斗中,红军战士灵活机动,迅速抢占合家峡两侧高地,集中全部火力,向国民党军队猛烈射击。国民党军队凭借优势装备及充足的给养,拼命抵抗。交战双方,你进我退,交替往复,彼此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直激战至黄昏。在着(遮)阳铺战斗进行的同时,大草滩、酒店一带的红军战士也对当面之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阻击。此时,经岷县梅川、文斗进入漳县的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已在四族、盐井彻底击溃国民党甘肃绥靖公署一个骑兵营,并包围了漳县城。正与红八十八师激战的国民党军队闻讯后, 立刻军心浮动,士气涣散,战斗力锐减,而红军战士则精神更加振奋,斗志更加昂扬,一举夺取国民党军队阵地。国民党军队纷纷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慌乱撤出战斗。尔后,溃败的国民党增援部队奉命向东扎口、三岔一线回撤。这次战斗,红军击毙国民党军队连长及以下士兵100多人,击伤数十人,有力地阻击了国民党军队向岷县的增援,也为红军在漳县休整奠定了基础。
二、四族镇击溃骑兵营
1936年8月18日下午,为阻止红军进入漳县,国民党甘肃绥靖公署交通司令马锡武部骑兵第一团一个营在团长王富德率领下,从漳县县城赶往四族镇。到四族后,与乡公所人员一道,四处煽风造谣,蛊惑群众,说:“共匪红军要来了,红军来了要杀人放火,老百姓就没命了。”在他们的反动宣传和恐吓下,全镇老百姓都人心惶惶,不明真相的群众都跑到山上的堡子里去了。当晚,国民党骑兵肆意祸害百姓,放马吃群众的庄稼,大肆抢掠群众的财物,整个四族镇乌烟瘴气,鸡犬不宁。
19日清晨,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九师从四族草川坪进入漳县后,一部向北经三牌翻山出狼窝沟占领了三岔镇。主力部队经大爷庙沿霞布沟逼近四族镇。进到离四族镇五华里的代家沟门后,又兵分三路,一路沿川前进,两路抄山路抢占四族镇南北两面山头。在当街北山头上放哨的国民党军队哨兵发现从大爷庙方向而来的红军后,便开枪鸣警。听到红军到来,瞎折腾了一宿的国民党骑兵顿时乱作一团,人喊马嘶,人挤马,马踏人,人马相拥,有些士兵当场被马踏倒;当官的更是六神无主,惊魂不定。慌乱中,仓促集合队伍,用枪逼着士兵与红军交火。
霎时间,枪声响彻整个四族镇,红军已占领了全镇各个街道及南北山头, 向国民党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国民党骑兵看见红军越来越多,越战越勇,抵抗了一阵便丢弃阵地,骑上没有备鞍的马,赤骑向漳县城方向拼命而逃。动作迟缓的骑兵还没有抓到马缰绳便一命呜呼了,没被击毙的则乖乖地当了红军的俘虏。
狼狈溃逃的国民党骑兵没命地向县城方向逃窜,红军战士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中午时分,国民党骑兵经阴家山、黄家山,到了盐井镇。他们刚从猫儿咀逃窜下来,紧接着红军便尾追而至。当红军追击的枪声在猫儿咀再次响起时,丧魂落魄的国民党骑兵,不敢在盐井镇停留一刻,仓惶逃命。当时正值秋季暴雨时节,漳河水猛涨,且漳河上只有一座木便桥。溃逃中,只有少数士兵弃马蜂涌挤上了便桥。过了便桥的国民党骑兵怕红军追上,又拆掉了便桥。大多数没有上桥的士兵不顾漳河水深浪急,像下水饺一样,纷纷跳进漳河,涉水而逃。涉入漳河的骑兵有的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吞噬,有的垂着马尾巴侥幸逃生。涉过漳河后,溃不成军的国民党骑兵马不停蹄地继续向西逃窜了。
红军战士击溃国民党军队骑兵后,向盐井镇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抗日主张,做攻克漳县城的准备工作。
三、巧施计攻克漳县城
1936年8月19日下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在四族、盐井击溃国民党骑兵营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红八十九师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连夜攻克漳县县城,为大部队在漳县休整和继续北上扫清障碍。
从黎明至下午,红八十九师指战员已经急行军100多里,且几乎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了一整天,大家都已精疲力尽,急需休息补充体力。然而,当听到指挥部的命令时,他们顾不得休息,立即抢渡漳河,向漳县城进军。红军到达漳县前,恰巧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暴雨,河水猛涨,漳河上唯一的一座木便桥也被国民党军队拆掉了;加之国民党军队不断从对岸山上用重火力阻击,渡河十分困难。然而,英勇的红军战士不怕河水凶猛和国民党军队重火力的阻击,硬是在机枪掩护下,手挽手地在水中用身体搭起浮桥,抢渡过了波涛汹涌的漳河。红军渡过漳河后,主力部队迅速向县城逼近,并包围了县城。一部分红军占领了漳河北岸以西的汪家庄、裴家庄、墩底下、杜家庄、韩家庄等村庄。
为阻击红军北上,早在红军进入漳县之前,国民党毛炳文部就把重兵部署于漳县县城北山一线,县城内没有国民党主力部队布防。
为了加强城防,国民党县政府在城内没有来得及驻防军队的情况下,只得调集所有警察、民团,并强迫老百姓上城守卫。他们在群众中恶毒散布反共言论,造谣说:“不能让红军进城,红军攻开城,要杀人放火,连老人小孩都不放过,见啥抢啥;一定要与城池共存亡。“深受反动宣传影响的老百姓, 不明是非,迫不得已上城死守。
县长高玉蒙和警长王克稼、教育局长蔡荣泽(又名华山)曾秘密商量派人向驻守北山的毛炳文三十七军陶峙岳第八师二十四旅副旅长朱某(名字无从考证)求援。朱副旅长便命令漳县警察与民团死守,并说:“红军没有什么了不起,待日定将共匪消灭在漳县城下”。
就这样,县城内只有警察与民团坚守。红军要马上出击攻城,但看到守城的大部分是老百姓,强攻必伤群众,因此,便没有立即向城上开火。于是红军宣传人员向城里喊话,宣传红军长征途经漳县的目的和红军是革命的队伍,不是国民党所宣传的“土匪军队”。“我们是北上抗日的人民军队, 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和阻挠我们抗日的卖国贼蒋介石”。“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我们都是穷人,穷人不打穷人”。“进城后我们确保你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
宣传起了作用,城上枪声稀落下来,百姓们纷纷议论“红军不像过去的土匪军队,估计是干大事的。”这时有人提议与红军谈判,暂不要开火。但是国民党警察强令群众抵抗,并当众鞭打不积极守城的群众,杀气腾腾地说:“如果谁不打红军,马上就地处决!只要坚持守卫,我们的大军一到共匪就会自己撤去……”
城上又开始向红军射击、投石头,子弹从红军战士头上飞过。盘踞在县城北面泰山庙与前头页碉堡里的国民党军队也不断向红军扫射。
夜幕降临后,红三十军指挥部根据战斗形势,分析研究认为,硬攻城只能使受骗的群众吃苦头,只有乘黑夜想办法智取,才是比较妥帖的办法。于是派出几十名机智勇敢的红军战士,在机枪掩护下,用木梯向城上攀登,但因国民党警察的顽抗许多战士牺牲了,而且国民党警察把几名登上城墙的战士抓起来,押进了牢房。后来,红军战士发现西城门外有柴堆与清油桶(进城的群众没有来及带进城的)。就冲到城门下面,把清油浇到柴堆上点燃了城门。
午夜11点钟左右,漳县城西门被攻克了。城墙上的国民党警察见西城门已被攻开,红军像潮水般地冲进县城。他们便换上从老百姓身上抢来的衣服,混在群众中从南门向外逃跑,来不及逃走的举手当了俘虏。国民党县长高玉蒙等官员也乘机溜掉了。红军战士很快占领了县城,打开牢房救出被押的红军战士与受苦群众。这次战斗,缴获国民党军队长枪70余支、子弹几千发、手榴弹10多箱。
国民党官吏和军队溃逃,致使城内一片混乱,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也纷纷外逃。红军战士们看到混乱中很容易出问题,就劝群众不要跑,说:“老乡们,不要跑了,红军不打老百姓,我们是穷人的队伍,不要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当。” 红军战士还扶起被挤倒的老年人。有些群众见红军进城后不像国民党政府宣传的杀人放火,而是扶老携幼,于是也就不再跑了。
占领县城后,红军大部队立即撤到城外,只留少部分驻进县城,维持秩序。红军严守革命纪律,不私闯民宅,不乱拿东西,没有主人的院内不住,而住进旧机关和庙宇里面。
20日清晨,鲜艳的红旗在城楼上飘扬,而国民党军毛炳文部却龟缩在山头上的碉堡内,时而打几枪,可是没有一个敢下山来夺城的。
四、漳陇线实施阵地战
红四方面军实施岷沸西战役之际,驻守陇西的国民党三十七军军长毛炳文亦调兵遣将,在陇西西南相连漳县西北连绵20余里的山梁上布阵设防。1936年8月13日,陶峙岳第八师的4个团,李英第二十四师彭戢光七十旅到达漳县三岔、东扎口一线,二十四师一四四团并国民党甘肃绥靖公署交通司令马锡武部骑兵第一团两个骑兵连到达陇西四店梁、药铺山一线构筑工事,以图堵击红军,并伺机增援鲁大昌部扼守岷县城。敌人还在妖魔池、乱窑、二沟梁、赵家堡子、大咀、兔儿西梁、包家山等山头都设立了观察哨,并给每个哨位配备一挺机枪,严密观察和监视着红军的行动。
19日,红三十军攻克漳县城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集结兵力,向驻守漳陇防线的国民党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国民党重兵布防的漳陇防线,为部队北上打开通道。国民党军队凭借重兵和险要地形决意要把红军消灭在漳县境内。20日下午,国民党军队重新下达兵力部署命令:陶峙岳第八师一部及李英二十四师彭戢光七十旅主力仍扼守三岔、东扎口一线;二十四师一四四团团长刘佐棠率一营在菜子河、四店梁布防,团副仲苏率两个连在药铺山布防。由大草滩阻击红军溃败后撤回的第八师二十四旅附师卫生队经康家湾向漳县 前进,在县城以北旗山头及县城西侧红沟布防;二十四师七十旅两个连附团卫生队及骑兵连经四崖头、方家沟、朱家庄向县城搜索前进。第七十旅(缺 一营)驻三岔东扎口原驻地,监视四族及岷县方向红军动向;第四十五团为总预备队,跟随二十四旅前进。同日,驻裴家庄、墩底下、韩家庄的红军部队对各山头的敌人岗哨进行了清除,为总攻做了充分的准备。21日夜,总部命令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四团率先向四店梁发起主攻。倾刻间,整个山梁上炮火连天,弹光闪闪,烈焰滚滚,喊杀声震耳欲聋,战斗异常激烈。防守的国民党二十四师一四四团一营营长黄镇被红军猛烈的攻势吓得变颜失色, 临阵脱逃。很快,红二六四团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前沿防线。接着,红三十一军一部、红九军一部分别从药铺山、妖魔池发动攻势,合围四店梁,国民党军队拼命抵抗。战至22日凌晨时分,四店梁中心阵地终被红军占领。与此同时,红军一部出何家门向驻东扎口的国民党二十四师七十旅一三九团发起攻击,激战3小时,国民党军队遭受重创。
22日凌晨2时许,红八十九师主力及红三十一军、红九军一部分别从四店梁、县城北山及沿川地区向三岔逼近,红八十八师主力在漳岷要道殖虎桥一带,摆出断敌退路的样子,对三岔国民党军队形成包围态势。面对如此情形,全权指挥这次战斗的国民党第八师师长陶峙岳顾头难顾尾,情急之下一面令四十五团团长徐傅授率一个营控制三岔至殖虎桥的局面,一面令东扎口的一三九团紧急回防三岔。红军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分东西两路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攻击。国民党军队负隅顽抗,激战一天一夜,至23日天明红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三岔中心阵地。红军冲上敌阵时,只见国民党军队大部分防御工事已在弹火中夷为平地,士兵尸野横陈。国民党军队二十四旅副旅长朱某及四十八团代团长唐占鳌相继中弹毙命。
全线布防,全线失守。正当陶峙岳为保住面子组织反攻时,天空浓雾突起, 陶峙岳借梯下楼,草草撤兵,带残部沿四店子、菜子河撤回陇西。彭戢光等闻讯也和拆掉当地群众门板抬着朱副旅长尸体的残兵沿烟坡、马庙、汪家衙向陇西溃逃。红三十军乘胜追歼,一直打过菜子河。
这次战斗,红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000余人,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重兵设防的漳陇防线,为部队北上打开了通道。战后,国民党军一四四团一营营长黄镇被革职查办。
(四) 中共中央西北局盐井会议
一、西北局盐井会议召开的背景
1936年7月1日,长征中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在四川甘孜实现了胜利会师。5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以二军、六军、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为便于红二、四方面军的统一指挥,中共中央于7月27日批准成立了以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朱德、刘伯承、贺龙、关向应、徐向前、陈昌浩、肖克、王震等20人为委员的中共中央西北局。8月5日,西北局根据中革军委关于速出甘南、抢占腊子口、攻占岷州的指示,发布了《岷(州)、洮(州)、
西(固)战役计划》。决定乘国民党军队主力尚未集中岷(州)、 洮(州)、西(固)之前,以红二、四方面军先机夺取岷州、洮州和西固地区,为继续北上开辟通道。随即,红二、四方面军组成三个纵队实施这一战役计划。具体是由红四方面军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第一纵队,攻战岷州(岷县),夺取西固(舟曲);四军、三十一军组成第二纵队夺取洮州(临潭),迂回于临洮、临夏;红二方面军组成第三纵队出哈达铺占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地区,策应一、二纵队。根据这一计划,红四方面军各部按照各自承担的战斗任务,向岷(州)、洮(州)、西(固)地区挺进。8 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一纵队三十军八十八师抢占腊子口,攻占岷县漩涡一带。10 日,八十九师攻占岷县大草滩、哈达铺。随后,八十八师、八十九师分路向岷县方向攻击前进,抵县城后开始了攻打岷县县城的战斗。
岷县是国民党军队新编十四师鲁大昌的老巢。鲁大昌为保住岷县这块地盘,凭借坚厚城墙和有二郎山作为天然屏障的有利条件,死守岷县县城。红三十军在扫清岷县县城外围之国民党军队后,塵战七昼夜,付出巨大牺牲, 对岷县县城及二郎山发动攻击,给国民党军队以重大杀伤。但是,终因城池坚固和二郎山险要,未能奏效。8月18 日, 一纵队九军赶到岷县,接替三十军, 继续围攻岷县县城和二郎山,三十军遂撤围北上。19 日,攻克漳县城,22日击溃盘据漳县、陇西之间的毛炳文部两个旅,26日攻克渭源城。在一纵队围 攻岷县县城及二郎山时,第二纵队大举北进,第四军于14日经野狐桥、新堡向洮州进攻,一举攻占新城;第十二师向狄道(临洮)方向发展,十师乘机攻占临潭旧城;21日,第三十一军经漳县进入武山境内,9月7日,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攻占通渭。至此,红四方面军先后攻占了临潭、漳县、通渭、渭源四座县城及岷县、陇西、武山、临洮等县的广大地区,完成了《岷(州)、 洮(州)、西(固)战役计划》的预定任务,粉碎了敌人阻止红军北上的企图。
当红四方面军大举北进时,作为第三纵队的红二方面军,亦出哈达铺,向陇南行动,策应一、二纵队。
在红二、四方面军执行《岷(州)、洮(州)、西(固)战役计划》前后, 党中央已就如何形成西北抗日局面,制定了通盘计划,于8月12日电告红二、四方面军。这一计划内容是“(1)一、二、四方面军有配合东北军打通苏联、巩固内部、出兵绥远、建立西北国防政府之任务,由此任务之执行,以配合推动全国统一战线的形成,达到大规模抗日战争的目的。(2)打通苏联为实现全国抗日战争,首先是造成西北抗日新局面的重要一环。打通苏联分两步走:第一步配合东北军进据甘西,二、四方面军尽可能夺取岷州,以甘南为临时根据地,休整补充。继而以一部兵力出陇西,攻击毛炳文部,威胁兰州,以便东北军于学忠部三个师向兰州这一枢纽地区集中;另以一部兵力出夏河,攻击河州,威胁青海,吸引河西走廊马步芳部支援,以便东北军乘虚接防甘、凉、肃三州,接通苏联。第一步骤实现后,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北会合。12月起,以一个方面军留守陕甘宁苏区,两个方面军趁结冰期西渡黄河,消灭马鸿逵,占领宁夏,完成从北面接通苏联的任务。(3)巩固内部, 形成陕、甘、宁、青四省抗日革命发展新阶段”等七个方面。
西北局根据中央的战略行动计划,“作出了二、四方面军在甘南建立临时根据地的部署”,除五军、九军继续围攻二郎山和岷县城外,其余部队在甘南各县休整扩红,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这时,党中央还向共产国际代表团提出了 “河西计划”。这个计划的依据和内容是“为避免与南京冲突,便利同国民党成立反日(战线),为靠近苏联, 反对日本截断中苏关系的企图,为保全现有根据地,红军主力必须占领甘肃西部、宁夏、绥远一带”“无论如何困难,我们决乘结冰时节,以主力西渡, 接近新疆与外蒙,具体部署为以一方面军15000人攻宁夏,12月渡黄河,其余部队保卫陕甘苏区;以四方面军12月从兰州以南渡黄河,首先占领青海一带为根据地,待明春暖向甘西前进;以二方面军在甘南地区与陕南、陕甘苏区互为策应”。“如这一计划暂时无法实现,则我们只好决心作河东之计划, 把三个方面军之发展方向放到甘南、陕南、川北、豫西与鄂西,待明年冬才执行黄河以西的计划”。中央还征求西北局领导人的意见:“依据现时力量,假如以二方面军在甘南、甘中策应,而以四方面军独立进取青海、甘西, 直接联系新疆边境,兄等认为有充分之把握否?” “假如在冰期前期过黄河能找得皮筏否?”。张国焘即打电话询问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徐向前表示:“问题不大,四方面军有这个力量夺取甘西”接着,徐向前派人收集河西的地形、民情资料,开始考虑西进青海,进据河西走廊的问题。
8月底,蒋介石处理两广事件后,令胡宗南部回开西北,并开始分化东北军,因而整个形势发生了变化。党中央因此于8月30日致电西北局,要求把甘南发展为战略根据地之一,并巩固和发展陕南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相呼应,以迫使胡宗南停止于甘肃以东,以便冬季打通苏联,同时部署了9至 11月的具体任务。当时,中央还将陕甘宁边区的困难情况向徐向前作了通报:“陕甘宁苏区版图颇大,东西长约1200里,南北亦600里”,地区内“各县地情则山多,沟深林稀,水缺土质松,人户少,交通运输不便,不宜大部队行动。人口总数只有40余万,苏区内当红军的已超过3万;产物一般贫乏,农产除小米外,小麦及杂粮均缺,不能供给大部队久驻”。
根据当时的情况,中共中央西北局提出了红军出西北,占据黄河以西的甘、宁、青三省地区或出川、陕、豫、鄂的两个行动方案。中央于9月8 日电示西北局:“向西行动须求得苏联协助”,指出:“我们向国际提出亦是出西北与不得以(已,编者注)时出东南两方案”,并表示已派邓发前往苏联, 等待国际批准。因此,红四方面军遂配合红二方面军行动,朱德和张国焘令红四方面军以两个军的兵力东出西和、礼县,消灭王钧部。陈昌浩则认为派两个军东出西、礼,不如集中主力于现驻地区,伺机北出通渭、静宁,与红一方面军合力夹击西进的胡宗南部更为有利。将来红四方面军主力应向陇东北发展,与陇东南的红二方面军呼应作战,并从岷州前线赶回三十里铺红四方面军总部,与朱、张磋商,于9月13日向中央发电报,提出新的作战方案。党中央即日回电,认为双方意见大体一致,强调“四方面军宜迅以主力占领以界石铺为中心之隆、静、会、定段公路及附近地区,不让胡敌占领该线”。
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的其他领导,对行动方针又有不同意见,认为“在西南通道地区与敌决战,我们占不到便宜,因为胡宗南第一师、十八师近期 达咸阳,四十三、四十七两师亦随后跟进,加上王钧第三军和毛炳文军及川军的兵力,敌优我劣的势态显而易见。而战场选在西兰公路附近,敌人运输方便,调兵迅速,我军南北夹击不成,反会遭敌人左右夹击。同时,三个方面军都向陕北集中,那里人口稀少,筹粮困难,不便大部队久驻”。因此向朱、张建议,“以一部兵力速围马步芳的家乡河州,吸引马敌,主力乘虚从永靖 以南的莲花渡过黄河,占领古浪、永登、红城子一带,与兰州的东北军配合, 控制这一战略枢纽地区,休整补充,为策应一方面军西渡黄河,共取宁夏, 打通苏联创造有利条件。”朱、张没有接受这一建议。
正当此时,共产国际批准了“河西计划”。当时,中央认为第一步应由红一、四方面军合力夺取宁夏,第二步进据甘西。鉴于红一方面军兵力有限,需固守现有根据地,抽不出更多兵力与红四方面军夹击胡敌,故决定派红一师向静宁、会宁一带出动,策应红四方面军北进,控制以界石铺为中心的有利基点, 在通渭、庄浪、静宁、会宁地区迎敌,并于9月17日电示朱德、张国焘,在二、三日内进占界石铺以西地段。
由于形势的变化和中央的命令,中共中央西北局9月18日在岷县三十里铺召开会议(岷州会议),会上张国焘继续主张西进计划,占领甘西。朱德、陈昌浩等坚决主张按照中央指示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会议经过反复讨论,朱德等人终于说服了张国焘,使其同意执行中央北上方针。红四方面军于当日发布了《静(宁)、会(宁)战役纲领》。19日,红四方面军总部下达了向静宁、会宁地区进军的命令。
二、西北局盐井会议的召开
根据岷州会议决定,红四方面军开始执行静会战役纲领。但在岷州会议上,张国焘的西进主张被否决后,他很恼火,于20日晚上,星夜飞马,急促跑到设于漳县盐井镇的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急切地找徐向前、李先念、周纯全、李特等人谈话。张国焘的突然变化,大家莫名其妙,只得劝慰。待问明情况后,“才知道刚刚开完岷州会议,会上陈昌浩和张国焘的意见不一样, 陈昌浩得到与会多数人的支持,张国焘的意见被否决。分歧的焦点是:陈昌浩主张立即北上静、会地区,会合红一方面军,与敌作战。张国焘则认为既 然红一方面军主力不能南下,红四方面军独立在西兰通道地区作战,十分不利,主张西渡黄河,进据古浪、红城子一带,伺机策应红一方面军渡河, 夺取宁夏,实现冬季打通苏联的计划。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劝了张国焘一通。关于军事行动方针问题,我们说可以继续商量。”
21日,张国焘致电朱德、陈昌浩,明确表示反对静会战役计划,要求朱德、陈昌浩到漳县面商。同日,张国焘以“朱、张、徐、陈”的名义致电中央, 认为到静会地区四面受敌,决战不利,提出红四方面军先机占领甘北,再与红一方面军共取宁夏方案。22日晚22时,他在不等中央意见,也不等朱德、陈昌浩赶来会商的情况下,发布了西进命令:根据各方情况估计,在会宁地区与敌决战,四面受敌,颇为不便,原定与一方面军会合目的几受障碍,故重新决定,根据转移到宁夏和甘肃北部之战略计划,迅速在循化附近渡河,先机占领永登、红城一带地区,拒阻兰州之敌北进,在靖远、中卫地带与一方面军全会合。就这样,张国焘擅自改变岷州会议决定,造成了部队开始西进行动的即成事实。
正在指挥部队北上的朱德接到张国焘要他来漳县会商的电报,已知张国焘有变,不接受岷州会议的决定,非常震惊。于是一面通知西北局委员兼程赶赴漳县,一面立即致电党中央和红二方面军:“(甲)西北局决议通过之静、会战役计划正在执行,现又发生少数同志不同意见,拟根本推翻这一原案;(乙)现在将西北局同志集漳县续行讨论,结果再告。(丙)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原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同时致电张国焘:“国焘同志电悉,不胜诧异。为打通国际路线与全国红军大会合,似宜经静、会北进,忽闻兄等不加同意,深为可虑。”“静会战役各方面均表赞同,陕北与二方面军也在全力策应,希勿失良机,党国幸甚。”。之后,朱德、陈昌浩、傅钟等人连夜策马急奔漳县。路途中,朱德再次表示了坚持原则的决心,他对傅钟说:“这次一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能书记说了算,书记也要执行集体的决议。”
9月23日,朱德来到漳县盐井前敌指挥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在盐井前敌指挥部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张国焘、朱德、陈昌浩、徐向前、傅钟、李卓然、华民、肖克、李特、李先念、曾传六、何畏、何长工、周纯全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张国焘一方面为自己擅自改变岷州会议决定作辩解,一方面大谈西进方案的优越性。对张国焘的做法,朱德表示了反对。他认为,这是关系组织原则的严重问题,应该弄清楚。同时,为了争取更多的同志,朱德耐心地将西进和北上的两个方案作了比较,强调北上方案的优势。他说“原来方案最大的好处是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增强红军力量,使蒋介石阻止红军会师的企图破产。这个局面,会增加张学良等主张抗日的国民党军队将领的信心,和我们一起迫使蒋介石放弃内战,进行抗日。共产国际有这个要求,党中央也是这样部署的,目的是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军事上也是可行的。仅从红四方面军看,困难确实不少。三个方面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困难克服。如果先胡宗南之前占领静会地区,那形势就更为有利。这个战机万万不可失之交臂。第二个方案,很明显三个主力红军会晤不知何年何月,至少要推迟,这就会影响张学良决心,实现统一战线要延误,一、二方面的侧翼也要暴露,处境艰难。所以,我坚持第一方案, 从抗日全局看,第一方案优点多。”
然而,张国焘固执己见,再加上部队已经开始西进的事实很难立即改变, 会议最终采纳了张国焘从永靖、循化渡黄河的西进方案,提出了《四方面军对目前作战部署的意见》。对此决定,朱德明确表态不同意,同时,要求把会议决定尽快报中央,由中央来做决定。
漳县盐井会议,造成了红军临近会师时的一次重大挫折。
三、西北局盐井会议以后
盐井会议同意了张国焘制定的行动方针,正在北上的部队遵照命令折返西进,“在通渭之九十三师于9月24日回开”。驻漳县的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也开始西进。
在甘南一带经过一个多月休整的红四方面军将士,体力得到了恢复,各地一些青壮年参军后,队伍壮大了,不少部队都换上了新装。整个部队一改三过草地时的精神面貌,正为北上会师而兴奋,急切地盼望与中央会合。这时又突然接到西进的命令,特别是听说西进要过雪山、草地,不少人的情绪又受到挫伤,“如九军军长孙玉清同志这样的高级干部就愤愤地说‘天天向太阳落去的地方走’,不少人甚至离队,消极抵抗”。
徐向前带领先头部队向洮州进发。“过了洮州向老乡调查,据老乡说, 现在黄河对岸已进入大雪封山季节,气候寒冷,道路难行”。此时,正值中央接到张国焘关于部队西进的报告之后不久,中央即电示张国焘等对敌情之估计“并非事实” “万祈决策北进,共图大业,免使再分难合,各陷不利地位”,又电“中央认为:我一、四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合则宁夏、甘西均可占领,完成国际所示任务,分则两处均难占领,有事实上不能达到(完成)任务之危险。”同时分析形势指出:如四方面军西渡,敌人将以毛炳文军作先行,胡宗南军随后,“先堵击青兰线,次堵击凉兰线,而后敌处中心,我处偏地,会合将不可能……”“因此中央认为,四方面军仍宜依朱、张、徐9月18日之部署,迅速从通渭、陇西线北上” o西进遇阻,徐向前返回洮州,将调查到的黄河对岸情况向朱德、张国焘汇报,并提出“不能西进, 应北上会师”的意见。9月27 日,中央西北局又在洮州(临潭)召开会议, 朱德、陈昌浩、徐向前等大多数与会者都同意北上会师,合夺宁夏,反对孤军西进,误失会合良机。但是张国焘仍然坚持西进计划,在十几个小时内给中央打了四次电报,谈西进理由。
中央严厉批评了张国焘,严令禁止西进,要求其迅速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国焘才同朱德、徐向前、陈昌浩联名向中央发出北上的电报,表示“决仍照原计划东出会宁,会合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总部于29日重新下达了北进静、会地区的命令。30 日,红四方面军分五个纵队,向通渭、庄浪、会宁、静宁前进。
(五) 漳县人民对红军的支援
红军在漳县休整期间,筹粮筹款和补充兵员是最急迫、最重要的两项工作。红军进入漳县后,耐心向群众做宣传动员工作,很快使群众消除了思想顾虑和恐慌心理,认识到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积极为部队筹粮筹款, 送猪送羊,出现了许多感人故事。川区群众把刚收获的粮食马上送到部队, 红军占领漳县城的头三天,仅县城附近的群众,就筹集粮食共3.2万斤;三岔的王子义、罗子洲、张志明及堆粮坪的张牛领等四户人家就筹集了粮食2.08万斤,张牛领还另送2头猪,5只羊。 浅山区的群众则把还没有成熟饱满的粮食炒成熟粮或碾成麦丝,供战士食用,保证战士们每天都能吃饱肚子。高寒阴湿山区,庄稼成熟期晚,群众就想方设法为部队筹措经费。大草滩乡高家山的李岐一家就筹集80个大洋;金钟镇拉麻村的蔡发秀老人筹集40个大洋和6匹马;四族农民协会干部看到红军战士身体虚弱,就动员群众为战士送去了活羊和猪肉。红军在漳县休整期间,全县到处都是为红军筹粮筹款的繁忙景象。
在筹粮的同时,红军战士积极动员青壮年参军,壮大了革命力量。当时, 在各大村镇和县城都有不少青年人参了军。如县城的杨世林、秦占魁等,盐井的解老三、赵维珪等人,都是积极参加了红军的。杨世林参军后,不仅参加了消灭盘踞在北山的国民党毛炳文部的战斗,任苏维埃政府委员时执行过多次重要任务,而且与解老三等在红军的支持下,发动县城附近、盐井一带的青年组建了漳县红军武装青年营(营部设在盐井)。青年营的战士配合红军保护县城,维护地方治安,帮助红军侦察敌情。在对北山国民党毛炳文部作战中,青年营战士杨耀祖曾奉命到白沙泉一带侦察,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而且趁机闯入国民党军队阵地,用刀砍死砍伤正在酣睡的十几个国民党军队士兵,夺回了枪支,受到红军首长的表扬。在青年营的带动下,漳县有300多名优秀青年参加了红军。后来,他们绝大多数鏖战河西走廊,血洒大漠戈壁,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幸存人员,有的流落到了外地, 有的历尽艰辛回到了家乡。
陈辉明(女)、颜合德、秦占魁等都是他们当中的幸存者。陈辉明原籍漳县马泉乡罗儿湾人,自幼家贫。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被伯父卖到城关椿树坪,自己做了童养媳,因不堪忍受牛马不如的生活,便毅然参加了红军。参军后她一直在部队医院工作,离休后在上海渡过了幸福的晚年。颜合德参加红军后,随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敌人进行浴血奋战。高台战役后,他为躲避马步芳匪帮的追击,改名岩树义,落户于张掖市。秦占魁参加红军后跟随部队出生入死,后又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还在河南省的几个县做过地方行政工作,由于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络,于解放前夕回到家中。
红四方面军在漳县一带休整40多天。全县人民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倾其所有,积极为红军筹措粮款和布匹、药品、食盐等物资,踊跃参加红军,使得全军将士的服装得到了更新,体力得到了恢复,减员得到了补充,以更强健的体魄和更高昂的斗志迈上了新的征程。
红军撤离漳县后,国民党反动政府立即派了“清乡”队,在全县的大、小村镇“清乡”。“清乡”队进到各村,见老百姓就打,见值钱的东西就抢。他们首先把没来得及躲避的曾为红军办过事的人和农民协会成员抓起来,进行残酷迫害,有的甚至被杀了头。曾任过漳县苏维埃政府委员、红军武装青年营长的杨世林在处理红军撤离时的善后事宜时,在马泉一带遭到被苏维埃政府镇压的恶霸王耀功之子王元绪等人的袭击,他们把杨世林打得昏迷过去,残忍的割断杨世林的脚筋。当地群众冒着危险把杨世林送回县城城郊家里,之后又转移隐蔽在乡下的亲戚家中,结果还是被“清乡”队抓去。反动派找来红军休整期间杨世林协助红军镇压的恶霸家属“报仇”,要杨世林低头。杨世林坚强不屈,最后被杀害在西城门外。贵清农民协会副主席李增荣在“清乡”中,幸运脱逃,“清乡”队把他弟弟李增银抓住,残忍地杀害了。一时间,漳县大地乌云满天,血雨腥风。
“清乡”队在搜捕农民协会成员和苏维埃政府成员的同时,还到处捜捕在各地养伤的红军伤病员,声言抓住后要千刀万剐,枭首示众。人民群众在敌人的搜捕面前,千方百计地保护了这批红军战士。红军战士黄俊德,攻打二郎山时受伤,留在东泉黄家河休养。国民党反动派的“清乡”开始后,一位五十多岁的姓尹的老大娘冒着生命危险,把他隐藏在外人很不容易发现的一个草棚内,给他送饭、送水,照顾了 40多天,使他养好了伤。红军首长的警卫员高忠宪负伤后,被东泉乡黄家河村群众安排在村外三棵树下的一个窑洞内,马清俊母亲给他送饭送药,悉心照料。解放前夕,遗留在漳县的高忠宪参加了陇右党组织,从事党的工作。解放后,先后在省公安厅、县公安局、县粮食局工作。四川籍红军女战士李秀英因伤遗留在新寺潭湾村后,乡亲们精心照顾,尽全力保护。后与陇右党组织党员常世福结婚,并肩为革命事业奋斗。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们生活幸福美满,四世同堂。李秀英逝世时享年89岁。
红四方面军撤离后,共有23名(内有红一方面军2名)红军战士因伤因病遗留在了漳县。几十年来,他们受到了党和政府的照顾和关怀,也受到了漳县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度过了幸福的晚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