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项工程”,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研的人才重要聚集区和创新高地。
实施“保障”工程。落实落细人才政策待遇,建立政策待遇兑现保障台账,定期联席沟通、调度推进,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兑现急需紧缺人才生活、安家补助48万元,44名急需紧缺人才入住人才公寓,同时在人才落户、子女优先就近入学等方面提供保障,构建了精心保障、安心创业的良好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人才管理运行和培养使用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和方法,拓宽人才成长通道。
实施“领航”工程。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学科,推荐评选县拔尖人才10名、领军人才12名,培养期间,按县拔尖人才每月500元、县领军人才每月400元的标准落实津贴。组织实施科研攻关、创新创业、结对联系、一线服务、人才培养、专业讲坛“六大行动”,为拔尖领军人才确定22个基层联系服务点,推动市县拔尖领军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英才”工程。持续加大事业单位引才力度,聚焦民生服务领域和产业发展领域,采取“组团式”赴外引才等方式,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63名。持续推进大学生招录工作,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招考,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和退役士兵安置各类人才177名。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管理,采取“季度+年度”方式对急需紧缺人才进行考核,兑现奖惩,推荐成绩突出、社会公认的急需紧缺人才担任重要岗位。
实施“候鸟”工程。建立专家服务团制度,先后邀请110名省市名优教师和医学专家来漳培训、坐诊。柔性开展项目合作,采取技术指导、兼职服务等方式柔性建立博士服务站4个、协同创新基地1个,依托博士服务站协调捐赠资金90.2万元,解决了6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强化远程资源利用,引导企事业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飞地”模式共享高端人才资源210人次。
实施“回引”工程。加强跟踪回引,分行业建立漳县籍“人才信息库”和“高校学生信息库”5个,按照人才类型和学生专业,行业部门集中开展跟踪、回访2轮次,通过招考、引进等方式鼓励回乡创新创业。创建示范项目,支持回乡大学生创业创新,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打造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个。
实施“强基”工程。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农业等基础人才培育力度,评选名校(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30名,支持名优专家设立工作室7个,选派40名教育、医疗、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到对口帮扶地区交流提升。通过“人才+产业+基地”模式,认定命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4个,培育青年人才280名,培训干部人才3900人次,带动1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聚焦刺绣印染、编织扎制、雕刻彩绘等领域选拔“乡村工匠”11名。
实施“匠心”工程。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开展名匠、工匠、巧匠选拔培养,落实技能人才奖励扶持政策。依托培养和引进的技能人才,建立技能人才工作室3个,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传授技艺和实现绝技绝活代际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带动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开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订单式”培养,选派有潜力的20名产业人才赴省内外学习培训。
实施“托举”工程。建立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人才、主管单位负责人联系急需紧缺人才制度,对22名拔尖领军人才、158名已入职急需紧缺人才进行联系帮带。开展“优秀人才助力高质量追赶发展”活动,选树表彰“优秀人才”5名。探索建立人才驿站,开设“人才面对面”专栏,协调解决实际困难31件,举办青年联谊会,22名急需紧缺人才因缘相会,成功牵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