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

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LOGO

天下贵清  康养漳县
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组工网萃 > 组工网萃

我的“兄弟”退休了

发布时间:2022年6月7日来源: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 作者: 点击:

我是和家里的黄瓜棚一起长大的,因此他是我的“兄弟”,也是我们全家的第一大“功臣”,供我们兄弟三个读书,更是养育了我们全家二十多年。

1996年,我们家和村里的大多数邻居一样,在政府的扶持下建起了黄瓜棚,对我印象最深的是给黄瓜浇水。第二天要浇水,前一天晚上就要用手压井给二十多立方米的蓄水池里蓄水,据粗略统计,蓄满一池子水要压一万五千多下,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吃过晚饭,父亲便开始了这一繁重的工作,这时我总是要跟着父亲一起,一是要在父亲的辅导下完成一天的功课,二是要陪父亲说话,防止长时间的重复工作产生疲劳而掉到蓄水池里。在方方四十厘米的小炕桌上,点上一盏煤油灯,我首先开始完成自己一天的作业,做完后父亲便会给我详细检查,就这样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我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做完功课我也会帮父亲压井蓄水,那时候没有表,父亲总是说你压半个小时就休息我来,我总是会疑惑地问半个小时是多久,这时父亲便会打趣地跟我说你就按照两秒一下计算。父亲则点上一根他最爱的烟,帮助解乏,坐在地上给我说道,“你们三个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大学,吃口容易饭,不然咱们家的这点地给你们三个分的话,吃土都吃不饱”。

黄瓜棚的日常管理则主要交给了母亲,她将自己二十多年的青春岁月全部献给了黄瓜棚,无论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总是在棚里给黄瓜除草、施肥、通风。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倾注所有,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我的这位“兄弟”也没有让我们全家人失望,在县城菜市场中所有的黄瓜里,我家的总是最好的,也是卖得最快的。母亲一天在地里劳作,一天到城里去卖菜,走的时候总是会拿上点馍馍和一瓶开水,这时会叮嘱道,“如果我回来得早就给你们做饭,如果迟了,你们三个中午就吃点馍馍,晚上来了给你们做好吃的。”母亲口中的好吃的就是炒个洋芋菜,多倒点油,当然要多倒油的话也要费一点功夫,因为父亲怕我们兄弟几个调皮把油桶打翻,这可是我们全家半年的口粮,把二十斤的油桶挂在了房梁上,取下来首先是给我们兄弟三个的馍馍上抹点清油,馍馍蘸着清油吃,这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人间美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确实,当同龄人还在睡觉时,我便早和母亲一起乘着月色到棚里去摘黄瓜了,这时我总是会抱怨,“不前天晚上摘好,起这么早瞌睡死了。”母亲便说,“早上刚摘的菜卖是新鲜,人爱要”。就这样我帮母亲摘完菜,上学路上同学的声音才稀稀疏疏热闹了,母亲也骑着摩托车抓紧往城里菜市场赶,生怕去迟了没有地方放或者是错过一个买主。夏天还好点,难过的是冬天,冬天母亲骑着三轮车到市场后,菜是不能立马卖的,因为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母亲的双手已然是冻地失去了知觉,得花三四分钟的时间双手揉搓恢复,正是这种常年的骑车和在棚里潮湿环境下的劳作,母亲患上了关节炎,一走路就腿疼,经常吃药就是没有啥好的效果,我工作后,便带着母亲到省城的医院求医,大夫看了之后也表示没有啥好的疗效,叮嘱要尽量少走路、少劳动。我知道,这是母亲为了供我们三个上学和全家人的生活劳累的。

我工作成家之后,母亲由于要照顾小孩,家里的黄瓜棚也就完成了他二十多年的使命,光荣退休了。回首这二十多年的时光,在黄瓜棚的“帮助”下,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在全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家也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面向美好未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