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

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LOGO

天下贵清  康养漳县
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漳县:党建赋能 激发产业振兴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年5月12日来源:中共贵清山镇党委 作者:李志斌 点击:

漳河两岸,菜花飘香;宾河路上,景色如画。漫步在碧波荡漾的田间小道,绿意葱茏,碧水蓝天,处处生机盎然。

近年来,甘肃漳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工作人员为调研人员介绍金耳晾晒及功效等

“桥头堡”带出产业振兴“新景象”

当我们走进漳县金钟镇寨子川村的蔬菜大棚时,村民李学文正在给青椒、西兰花浇水。“看到长势喜人的青椒、西兰花,内心感到无比的高兴,希望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有个好的结果。”李学文说。


寨子川村现代蔬菜产业基地

寨子川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抢抓实施乡村振兴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建成“山区药材+川区蔬菜”的产业发展布局,让中药材、蔬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户均种植14亩,户均年收入预计达到3.5万元。全村从事牦牛、良种牛、良种羊、中华蜂养殖的特色养殖户85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投资200万元建成现代蔬菜种植产业基地,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高原夏菜种植。

“领头羊”举起产业转型“风向标”

走进漳县马泉乡骆家沟村,一排排的二层楼漂亮美观,一辆辆小车摆放有序,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客厅里家具、茶几、电器,处处充满了温馨,一幅美丽文明富裕的乡村美景。骆家沟村的发展变化,只是马泉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村书记骆满红深入党员群众家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别说村上的几亩集体土地现在没人租了,就是农户的自留地也撂荒了好多。咱们村的土地都是干旱半干旱的山地,光靠简单的种庄稼,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也收不了多少钱。”骆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骆满红正为集体土地种植问题犯难。在他再三考虑和示范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帮扶队成员走巷入户,走上田间地头,深入党员群众家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征求发展村集体产业的思路和想法,盘活村级资金和资产,加快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新格局。骆家沟村加快推进村党支部引领下的“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在骆家沟村建设标准化规模化5000头育肥猪养殖基地基础上,新建成200头标准化育肥牛示范基地1个,流转土地13亩,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新农人”念活产业发展“致富经”

漳县新寺镇坚持把“富脑袋”和“富口袋”一起抓,大力实施农村致富能人和创业青年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从思想引领、组织保障、人才支撑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通过集中轮训、以会代训、观摩交流等方式,推动基层党建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各方面、全过程。

新寺镇桥头村致富能人高岷说,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学到了很多的实用技术,也增长了见识,让他更加坚定了带领村里老百姓致富的决心。


新寺镇桥头村致富能人高岷在给菜农们作技术指导

如今,在高岷的技术带领下,涌现出一批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为桥头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他也靠种植蔬菜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桥头村像高岷这样念活“致富经”的农民也越来越多,陈富奎、杨小强、本转娃等等,每个人都正在谱写一部部农民的“致富经”……

“生态+”趟出产业振兴“新路子”

清晨,微风习习,踏着露珠的痕迹,迎着朝阳的气息,勤劳善良的三岔人民,开启了一天的劳作,他们一前一后,行走在阡陌交错的田埂上,将长长的身影映在希望的田野上……近年来,漳县三岔镇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基层党建+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探索产业”发展模式,用“生态+”理念趟出三岔镇产业振兴“新路子”。


工作人员正在观察金耳长势

三岔镇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中药材等基础特色产业,并积极探索食用菌、淫羊藿等新兴产业。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余个,新建黑木耳种植基地400亩,积极筹划建设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深加工厂,依托朱家庄淫羊藿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新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0亩,发展林下种植1000亩,新建高端水果采摘园200亩。

“大棚建成之后,我一直在这里干活。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孩子,还能挣钱,工资待遇也好。”三岔镇三岔村村民李银梅高兴地说。

漳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党建引领、支部发力、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绿色发展模式,不断开拓创新,激发党建活力,释放生态红利,让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绘就了一幅生态文明与产业发展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