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悟党史传基因 汲取力量开新局
——我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综述
统筹谋划 构建学习良好开局
3月5日,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大会召开,对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标志着我市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时间全面启动。
第一时间谋划、第一时间启动。
市委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统筹谋划在先。
结合定西实际情况,市委制定和出台《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既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规定动作”,又结合实际提出“自选动作”,为全市健康有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科学设计。同时,先后制定和出台《定西市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方案》《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方案》等配套方案,对“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等进行强调,并以任务清单的方式对全市党史专题宣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明确各相关单位各阶段工作重点。
目前,全市7个巡回指导组已对7个县区和所有市直单位党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两轮巡回指导。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4次推进会议,全面履职尽责。
强化学习 提升思想升华感悟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一首首红色经典在孩子们稚气纯朴的歌声中生动鲜活起来。全市“千校万人唱红歌”接龙传唱活动近日更是刷屏了定西人的朋友圈,也又一次掀起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高潮。
“千校万人唱红歌”接龙传唱活动只是我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的一个缩影。
我市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最大限度发挥红色资源作用。榜罗会议纪念馆、岷州会议纪念馆、陇右革命纪念馆及军队驻地等,主动开门接待前来开展党史现场教学的党组织和党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在清明节前后,组织10万余名党员干部,参观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了解党的光荣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全市购置“指定学习材料”10.28万册,实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人均一套。
采取听党史故事、看红色电影、诵红色经典、祭革命先烈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在实践场景中“求真”感悟,已举办各类实践场景活动3500余场次。
在“全国党史知识竞赛”第一赛季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线上比赛,以总贡献值116573的成绩排名全省第二。
舞蹈《花开疫散,筑梦前行》、红色情景剧《传承》、快板《鲜红的党旗迎风飘》、专题片《红军长征在漳县》,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等54件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相继创作、推出。
市委常委前往会宁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开展现场党史学习教育,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3万余人次,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室外”现场学习1777次。
市委常委会一班人,站在一举撕掉“苦瘠甲天下”历史标签的新起点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更加强化了“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更加坚决了“两个维护”,实实在在地悟出了带领全市人民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彩开局“十四五”、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的新思路——建设“三都”“四区”“五基地”,大力实施科教兴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文旅活市战略,推进科技创新提质、基础设施提级、城乡建设提速、营商环境提优、民生改善提档、社会治理提效“六大工程”,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作出了示范。
在学习内容上求“严”、在方式方法上求“专”、在实践教育上求“真”、在深化感悟上求“实”,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升华感悟推向深入。
以史为鉴 多种形式回眸历史
如何“讲好党的百年史、讲好定西的党史故事、讲好定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故事”?宣讲怎样让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更好地学习感悟党史力量?怎样讲活讲透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各地各单位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多种形式回眸历史,将宣讲与宣传结合起来,营造出全市上下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此刻站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站在这棵大核桃树下,回顾百年党史,更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4月15日下午,党史学习教育甘肃省委宣讲团成员、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进在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院内的大核桃树下开展现场宣讲,赢得阵阵掌声。
市委党史研究室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看中国、说定西、话发展》《红军长征在定西》《同心同向共谋伟业》等专题,目前已在30多个机关单位、社区、企业、部队、农村开展党史宣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农民群众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设现代化。
生动、创新、务实、深入的宣讲活动在全市上下展开。
市县区两级宣讲报告团,开展各类宣讲1860多场次,受众达16多万人(次),实现市、县(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史宣讲全覆盖;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学百年党史 传红色家风”百场家庭教育大巡讲活动正式启动;运用县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乡村“大喇叭”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七进”7760场次,直接服务听众11万余人,带动50余万群众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收听收看;渭源县组建党史学习教育“讲师库”,组织29名专兼职教师,围绕“四史”专题,按照个人准备——集体研讨——修改完善——全程“试讲”的“党课生成办法”,为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奠定基础;岷县依托“家门口”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探索创建“6+N”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机制,走出一条党员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延伸到哪里的宣讲路子。
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行业系统结合讲、媒体平台多样讲、文艺骨干生动讲、先进典型示范讲、志愿者队伍踊跃讲,线上线下结合讲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多方联动,奏响全市宣讲大合唱的乐章。
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常规与主题宣传相结合、内宣与外宣相结合、新闻与社会宣传相结合,制作和推出的H5、VR、短视频、微动漫、微党课网课、党史问答等可视化呈现、交互式传播的融媒体产品,占领互联网舆论主战场,发挥出党史学习教育集舆论引领、宣讲宣传、全天候培训等为一体的作用。
统筹定西日报、市广播电视台及其“两微一端”“学习强国”定西学习平台、各县区融媒体中心等市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衔接“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中央和省属媒体,打出宣传和舆论的组合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挖掘典型、总结经验,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报道。
以行为实 汲取力量大办实事
把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化于为。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走来,一路始终在回答的问题,人民至上便是最好的答案。
着眼基层、聚焦一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4月21日,市委常委会开展“学党史办实事植新绿”活动,市委书记唐晓明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绿满陇中”生态建设,率先带头开展为民兴办大实事活动。当天下午,2000余株樟子松、油松、云杉、香花槐等树种挺立山上,迎风摇曳,为春日的定西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党史学习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全程网办”“跨省通办”“10分钟便民服务圈”“行长进企业”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开展,在信访接待中办“烦心事”,在网络征询中办“揪心事”,在提高文明程度中办“可心事”,在精彩开局中办“欢心事”成为我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真实写照。
3月26日上午,市委书记唐晓明在市信访接待大厅接待该小区来访业主,协调解决定西悦心润苑住宅小区住户反映的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此事项列为1号信访案推进办理。至此,搁置7年之久的住宅小区终于通过了竣工验收,为业主办理不动产权证清除了最大的障碍。
市县区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基层一线、项目建设现场、信访接待大厅,对群众强烈信访上访的“烦心事”,接手“不推脱”、攻坚“不绕道”、化解“不延期”。先后办理来访来信1040件,集中督办重大疑难信访矛盾165件,推动化解信访积案31件,协调解决农民工拖欠工资9600万元。
借助市级媒体所属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畅通群众反映“揪心事”的渠道,征集到涉及就业、教育、医疗等八个方面的群众“揪心事”1万余件,并分头办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帮办实事1.7万余件,覆盖基层群众120余万人。
当前,全市上下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学习教育的成果正在转化为全市上下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果。
以学助讲,以讲促学,力行为重。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送到千家万户,全市上下“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凝聚起推动定西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
追寻革命基点,回眸历史篇章。这是一趟探寻“我们如何走来”的初心之程;这是一趟树牢“我们怎样前行”的铸魂之路。
这一路,党的百年非凡历程犹如明灯指引我们奋进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要切实发挥好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职能,切实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
自中央决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务实谋划、及时开局。市委常委会多次安排党史学习教育,调动全市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营造浓厚氛围,大办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定西这块红色热土上迅速升温、全面铺开,成效显著。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