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县严格按照省、市委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通过强化教育、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渠道等方式,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力度,真正做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一是强化教育,提升能力素质。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跟班学习、外出观摩等方式,加大对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先后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6期,选派80多人(次)大学生村官到陇南、庆阳、天津等地区进行观摩学习。
二是健全机制,促进履职担当。严格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督管理体系,采取签到考勤、工作汇报、群众监督、等方式,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监督管理。严格考核程序,在任期满考核中采取个人述职、个别谈话、量化评分、组织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村官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有力提升大学生村官履职担当能力。
三是搭建平台,加强培养锻炼。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大学生村官的主战场,积极组织大学生村官到村社一线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安排参与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近三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全部充实到贫困村帮扶工作队中,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生力军的作用,促进其成长成才。
四是畅通渠道,激发工作活力。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乡镇公务员和选调生考试,先后有11名大学生村官考录为公务员和选调生,对表现特别优秀、工作成绩突出并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予以提拔使用。结合乡镇党委换届,选拔4名有大学生村官经历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并将62名转为乡镇事业干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