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

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LOGO

天下贵清  康养漳县
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漳县动态 > 漳县动态

漳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7年8月9日来源:定西新闻网 作者: 点击: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漳县山川浸润着青草味和花香,像是“流着奶和蜜”,秀丽的青山,旖旎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绿色生态,是最让漳县人自豪的“第一品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1.01%,居全市之首。

良好的生态成为漳县发展的第一竞争力,安居乐业的“幸福生产力”。近年来,漳县着力在“增绿、护蓝、净水”上下功夫,做美生态环境、做大生态产业、建好绿色家园,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漳县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在生态。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回一时的经济增长。”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静说。

 

持之以恒 生态文明生根发芽

 

漳县有什么?盐井红军纪念馆、汪氏元墓群、国家4A级风景区贵清山、遮阳山、盐岩、红柱石、秦岭细鳞鲑。其实,漳县的宝藏不止于此,就生态、资源和环境而言,漳县“天生丽质”。

高山、峡谷、瀑布、溶洞、森林……全县林地面积83万亩、森林面积39万亩、沙棘30万亩,有天然草原131万亩,红豆草、紫花苜蓿等5.6万亩。漳县矿产资源丰富,盐岩储量3亿多吨、石灰石储量80亿立方米;红柱石储量1亿吨,属亚洲第五、国内第二。水能资源充沛。境内有漳河、龙川河、榜沙河,河道总长131.5公里,年径流量5.6亿立方米。有“中国蚕豆之乡”“中国沙棘之乡”“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级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紫斑牡丹产业全国示范基地”5张“名片”。

漳县将“绿色发展、生态脱贫”作为发展战略,努力把“山水经”念出“金饭碗”。封山禁牧184.9万亩,封育围栏6.8万亩,合作造林7万多亩,400多名林业工人,从砍树人变成植树人护树人。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坚持工程造林与义务植树相结合、造林绿化与景区景观建造相结合,高标准设计,多树种搭配、多林种布局。树栽到哪儿,道路、水通到哪儿,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从2004年以来,全县已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栽植各类苗木1000多万株,如此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在漳县历史上前所未有。

 

多管齐下 留住青山绿水乡愁

 

漳县县委书记党建中说:“转变方式,追求绿色增长的理念,让生态福祉,人人共享,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融合的路子。”

漳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建立了“网络+网格”“河长+警长”“督察员+监察员”的“3+”监管机制,全县共划分网格230,落实专、兼职环境监管员456人。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严格环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总量指标未经审核的项目,一票否决。县内3家企业投入资金1亿多元,安装了脱硫设备,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关闭淀粉加工厂、料厂4,采沙企业13,自动监测数据传输有效率达75%,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力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美丽乡村。县财政每年纳入预算95万元,用于13个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污水处理等设备维护,每年预算105万元,用于村社垃圾清运。实施了8个乡镇15个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配备了清运车、垃圾箱,建立了“户分离、村收集、乡镇清运处置”的长效管理机制,乡镇、村社聘请了清洁员,实现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

 

绿色产业 农民吃上了生态饭

 

在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漳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实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力打造陇上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公航旅集团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贵清山、遮阳山游客接待中心,贵清峡旅游二级公路、水景工程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建成农家乐184,实现了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去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实现综合收入3.26亿元,从事旅游业手人员达3000多人,530户贫困户靠旅游业脱贫致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许多游客爱上漳县的原因。

特色农业鼓起“绿色钱袋”。优质的生态环境,抚育了众多特有优良物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6万亩,年产量达3600万公斤,产值达4.3亿元。年加工沙棘鲜果2万余吨,生产沙棘饮品、化妆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年产值2亿元,8.53万人从事沙棘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种植蚕豆20万亩,年产蚕豆4800万公斤,产值2.4亿元,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发展大棚韭菜、万亩日光温室、高原夏菜,年蔬菜总产量10.3万吨,产值3.22亿元,9种蔬菜认定为省级无公害蔬菜。出产的乌龙头、蕨菜、羊肚菌、冬虫夏草等天然野菜走俏市场,成为城里人餐桌上的绿色食品。全县建立优质核桃基地5万亩,年产核桃产业收入2亿元。“村村有特色,户户有联结,人人不掉队”,全力打造牡丹产业园,体验式采摘休闲观光农业园,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贵清山水秀,遮阳景色美。一个绿色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显著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宜居、乐居”的幸福生态旅游大县正在武阳大地崛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