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悠远的钟声
——记金钟文学社社长杨引丛
受漳县政协书画院摄影研究会的邀请,
清晨的漳县大地空气清馨,和风吹拂。走进杨引丛居住的农家小院,我们被一份浓浓的乡土气息包围。小院不大,但见绿树成荫,枝头硕果累累。牡丹花儿虽已开败,可是从一个个残败的花骨朵上依然可以看出鲜花盛开时璀璨的模样。
像往常一样,杨引丛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扫一下院落,给花花草草浇浇水。看着他认真的伺弄着花草,我们被悄悄的感动了:命运给了这位西北汉子一个残疾的身躯,却同时也给了他一份热爱生命,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坚毅与刚强。他居住的房子不大,卧室和小小的客厅是相通的,室内陈设简单,特别是卧室很狭小,两张桌子,一把年代已久的老藤椅,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小的铁炉把里面塞得满满的,卧室内最最先进的家电就是搁在桌子上的那台电脑和小小的打印机,杨引丛就是靠它在这儿完成了一期又一期《金钟》的编辑和打印工作。
杨引丛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上学了,上到初二那年,因为对学校刻板教育不满,他不愿意再去学校了。私自辍学后,他在家自学中医,他希望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去拯救那些像他一样饱受疾病折磨的人们。8年后,中医方面略有成就的他,旋即又陷入了思索,他认为当地农民群众精神文化上的麻木、欠缺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显得极度匮乏,可以说不思进取、只顾眼前利益的小农思想的危害比疾病更加令人担忧。自幼酷爱文学的他又萌生了用先进文化引导当地农民转变观念、走向文明的想法。
1992年6月,25岁的杨引丛和张广义、李孝真、郝进科等7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到了一起,在人们惊异的目光和阴阳怪气的讽刺声中,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办起了这个名为“金钟”的文学社。在当时,文盲或半文盲占据总人口比例接近八成的漳县金钟镇,在土里刨食的乡亲们眼里他们就是“不务正业”、“另类”的代名词,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铺天盖地冲击着他们的心灵。杨引丛说,最让他们难以抵御的,其实并不是随之而来所碰到的各种困难,而是来自于各自的家庭的误解和阻力,那种和亲人的斗争充满着不可言叙的痛苦。但是,既然吆喝着做起了这件事,就一定要尽力去做好。不久后,几个社员凑了30元钱买来白纸和蜡纸,从当地一所小学借来了油印机,手刻油印了他们的第一期文学双月刊——《金钟》,上面刊登了他和社员自己创作的5篇文学作品。看着自己的作品也变成了“铅字”他们欣喜不已,正式决定由杨引丛任金钟文学社社长、文学双月刊《金钟》主编。
从此,这群地地道道只会“修理地球”的青年农民茶余饭后放下手中的铁锹、锄头,走上了读书、创作、出版刊物这样一条书生气很浓的道路,而且,这一走,就是25个年头。
二十五年来,《金钟》——这份饱含着文学社所有成员心血与汗水的文学社刊经历了从当初的油印到电脑排版、电脑打印两个非常时期,截止现在已出刊144期,作者和读者遍及全国23个省市,对于带动当地农民学习知识、投身文学创作,提高自身素质,向外界宣传漳县、介绍漳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杨引丛家里共有他和弟弟、妹妹三个孩子。母亲早年病逝,弟弟杨引龙和弟媳常年在外打工,位于金钟看治坡的家里只有71岁的老父亲和妹妹杨引丽相依为命。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先天性的双腿残疾,走起路来非常困难。这也是父亲愿意让他离开家顽强拼搏的主要原因吧……在他眼里,对金钟文学社25年的坚守、
25年的执着就是对事业的追求,随之而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他说看看书、看看报、办一下刊物,写写“豆腐块”、上上网这些已经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只是这些年来文学社的其他六位成员打工的打工,外出的外出,独留自己在这儿,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说到这儿,从他的眉宇间我们品尝到了他独有的那份落寞与悲伤。
随着商品经济日渐深入人心,周围各家都开始大面积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走上发家致富的路。然而,被读书、写作以及上山采药、开办扫盲班等公益活动占去太多时间的文学社成员门,虽然也在和周围人一样劳作,但毕竟无法在土地上付出足够的精力。他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成了周围人群中最差的,当摩托车在当地基本普及的时候,他们几位依然是徒步往来于家和金钟文学社的路上。杨引丛,虽然在不断鼓励身边社员们不要放弃,然而自己也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父亲年事已高,家里缺少劳力。那时,一直租住在金钟镇的他,还要不断从家里拿面粉、洋芋等基本生活用品,他的内心充满了歉疚。但出于对文化的传播与守护,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别无选择。在市场经济大潮强力冲击的今天,他们能做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痴心书写自己的文学梦,这确实值得我们敬佩。
回首走过的路,杨应丛几度陷入沉思,从他刚毅的眸子里,我们读出了太多的艰辛与不易。是啊,做一件事很容易,但是把一件事儿能够精益求精做好并持之以恒坚持下来却是不容易的。25年,一路走来,他们历经了没有场地、资金短缺、人手不够等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挫折,但还是坚持做成了这件事情,使《金钟》悠远而洪亮的“声音”始终响亮在漳县城乡,穿梭于祖国的大江南北。
在《金钟》的感召下,金钟镇的很多青年农民拿起了笔,写文章诗歌讴歌家园,抒写远大抱负,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金钟镇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在和杨引丛交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身体不适前来看病的乡亲,老杨热情的接待了他。从询问病情到号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杨引丛说他85年取得医师资格证,给人义务看病已经二十多年了。由于自己自幼身患残疾,对穷困和病痛感受太深。1995年他们开办义务诊疗活动,对当地的困难群众和残疾人患者提供免费的服务。他针对金钟农村缺医少药的实际情况,动员社员们利用天阴下雨和农闲时间到附近的山上采挖中草药,回来加工炮制,然后免费地给前来就诊的穷苦群众和残疾人患者义务诊疗。杨引丛是个自学成才的中医,他潜心钻研当地群众易患的风湿病和肠胃疾患,积累了较多的医疗经验,每年接待穷困病人和残疾人患者200多人,虽然这些数目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杨引丛和文学社社员们这种人道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体贴、互助,他们的行为温暖了很多人的心,人们对他们的行为渐渐的认可了。
为了让更多目不识丁的乡亲们能够读书识字,从1993年以来,杨引丛他们又先后在金钟镇办起了四所扫盲夜校,坚持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做出了贡献。金钟文学社的图书室从1995开办以来,一直由杨引丛负责管理。身患佝偻病的他,走路还得靠拐棍,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全部自理,但不管寒暑阴晴,他每天都会迈着蹒跚的步子,早早打开金钟文学社的大门,等待村民前来翻阅杂志,读书看报,无怨无悔地为金钟群众提供精神食粮。
广阔的农村渴望文化的滋润,而农村文化的繁荣关键在于有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文化精髓。2008年,在县委和金钟镇党委的关心、重视下,金钟文学社成立了党支部,杨引丛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金钟文学社党支部一班人,认真读书学习,坚持文学创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技文化,培训农民文化人才,挖掘整理地方文化,为了活跃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杨引丛以金钟文学社党支部为依托,把喜欢秦腔表演的农民召集到金钟文学社里来,多次举办了金钟农民秦腔演唱会,大家吹拉弹唱,相互交流,互相提高,寓教于乐,深受群众欢迎,为家乡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金钟文学社在杨引丛的带领下,多次组织金钟的青年农民文学爱好者举办座谈会,交流读书体会,推荐新书,谈论写作心得,先后有60几位金钟农民的450多篇(首)作品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极大地调动了青年农民参与文学创作的热情。
金钟镇是远近闻名的“花儿”之乡,金钟镇石崖寺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周边群众淳厚朴实的民俗风情使这方土地洋溢着温馨与和谐的气息。这里的人们善于唱花儿,家家有歌手,户户有新苗,举手投足之间都有花儿相伴,可以说花儿已渗透到了人们的心田,绽放于日常生活之中。
农历六月六,一年一度的石崖寺花儿会便拉开了帷幕,来自汉、藏、回各民族的花儿歌手都会来到石崖寺一展歌喉,他们打着雨伞,手抚耳根,唱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歌,使这儿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沉浸在歌的海洋,展现出一番山中有歌,歌中看人的自然景观。不管是男的、女的、还是老的、少的歌手都在这一天大显身手,人们脸上各个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歌儿里夹着糖,渗着蜜,出尽了风头,妙趣横生的花儿使人们留恋忘返。
石崖寺花儿会,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唱出了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好光景。更唱出了各族人民心连心,手牵手在社会主义大家庭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各民族歌手们满怀深情引吭高歌“红牡丹开在花园里,马兰花开在路旁,共产党领导真英明,带咱们在幸福路上。”“暖不过天上的红太阳,共产党亲如咱爹娘,乡村的光景大变样,农民们住上新房……”
为了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杨引丛和党支部其他成员,在镇党委的支持下,组织一班人深入到山沟小村,田间地头,挖掘整理了900多首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花儿”,使这朵民间文艺奇葩深深扎根于金钟大地。
2008年,县委组织部将新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基地设在金钟文学社党支部,有了这个基地为依托,金钟文学社党支部多次邀请了外面的专业人士到金钟镇给农民上课,传授农民渴望的知识,先后组织了6次“金钟镇青年农民诗歌爱好者培训班”,8次“金钟镇农民书画爱好者座谈会”,4次“金钟镇农民‘花儿’竞赛”,6次“金钟镇妇女刺绣培训班”。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金钟镇农民的文化生活,为发掘整理研究地方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给农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学社党支部主动和高校党团组织联系,先后有陕西和兰州8所高校的师生200多人千里迢迢来到金钟镇搞社会实践,和农民、小学生联合演出自编节目5次,救助困难学生23人;捐赠图书1000多册,形成了互动的大好局面。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就带走了青春的痕迹,也留下了岁月的烙印。杨引丛他们的事迹,经漳县广播站记者韩迎东宣传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定西电视台、漳县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半月谈》、上海《解放日报》、《文学报》、《甘肃日报》、《定西日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报刊媒体对杨引丛他们多年来坚持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群众输送精神食粮的事迹做了生动翔实的宣传报到,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德国华侨
“天道酬勤”,付出总会有回报。”
1997年,杨引丛被甘肃省残联和省劳动人事厅评为“全省自强模范”
1998年,被吸收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2006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2005年全国农村文化名人”。
2007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授予“五四青年奖”。
2008年,被中共漳县县委宣传部评为先进文化工作者。
2009年,被定西市委评为“市管拔尖人才”。
中午时分,结束了对他的采访。回首看看那张憨厚朴实的脸庞、那拄着拐杖踯躅前行的身影;小院里充满生机,蓬勃生长的一草一木;手捧着散发着油墨香的《金钟》,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一阵响亮的钟声,那悠远的钟声向人们讲述着金钟文学社艰难而又曲折的故事,映射着杨应丛多年来如一日,对文化痴心的传播与守护,和他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
云淡风清,海阔天空,在杨引丛身上我们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与尊严,明白了我们的生活不仅有诗,还有远方。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