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激发内力
用好外力 合力攻坚
——我省出席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
“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扶贫的表述掷地有声,鼓舞人心!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我省最基本的省情。脱贫攻坚,对于我省来说,有着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在全国两会上,我省代表委员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并积极建言献策。代表委员们认为,要紧盯小康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激发内力、用好外力、形成合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毅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补齐短板精准发力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要摸清情况,精准补齐短板。杨东代表来自武威市古浪县,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创新扶贫协作机制”印象深刻,也倍感振奋。杨东说,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里对贫困地区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但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因素。习总书记在去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动员东部地区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都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精准发力。杨东建议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进长效机制,明确重点、聚焦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薄弱环节精准聚焦、精准发力。
基础设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之一,在我省表现尤为突出。目前,我省铁路运营里程仅占全国路网规模的3.6%,高速铁路仅占全国的3.6%,铁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3%,全省有32个县区没有通高速公路。报告中提到,要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来自天水市武山县北顺村的刘天绪代表激动地说:“只有打破了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条件落后的瓶颈,才能为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建议国家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甘肃等西部贫困地区倾斜支持。”
代表委员们表示,听了总理的报告,更加坚定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只有认真查找不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努力补齐在人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短板,才能确保“同步小康,甘肃不能掉队”。
产业支撑内生动力
刘天绪代表所在的北顺村曾经是一个贫困程度很深的村子,通过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如今已经实现整体脱贫。“在农村,没有产业就没有出路。只有坚定信心、瞄准产业、对症施策,小康目标才能实现。”刘天绪说,北顺村脱贫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推动当地群众发展起了蔬菜产业,使当地群众的收入得到了快速提升。“现在,我们村还有意识地策划文化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把扶贫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增强村民的内生动力,只有劳动才能创造更多财富,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康仁代表的家乡在会宁县农村,他说,现在很多农村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短板,发展单一、科技支撑不够、没有大的企业引领、创新能力不足。在调研中,他发现,很多农村原来都是家家户户单打独斗依靠种植玉米,一年下来并不能挣几个钱,后来成立了农业合作组织,或者有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引领,开始种药材,种苗木等,还请来专家教种植养殖技术,统一开拓市场进行销售,村子一下子就富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康仁说,针对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就是要重点对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来自肃南县的贺颖春委员也建议,要积极对贫困村进行产业引导,并及时开展技术培训,让群众先富脑袋、再富口袋。
产业兴、农民富,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代表委员们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产业构建的科学指导,可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在市场经济规律下进行,防止扶贫产业规划出现“千村一面、千户一面”,忽略了产能过剩隐患和后端销路问题,在“最后一公分”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整体效果。
聚集突破形成合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为此赵满堂代表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完善鼓励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赵满堂代表介绍,多年来,他和他的企业在参与精准扶贫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企业在向贫困地区捐助资金的同时,还要注意当地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培育,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紧扣‘精准’二字,扶到点上、扶在根上,挖掉穷根。”
张令平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和整合力度,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助推精准扶贫力度,加大村组道路和危房改造建设力度,深入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
代表委员们认为,贫困地区要注重培育富民产业,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同时要努力发挥好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完善扶贫保障机制,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形成内外合力,确保脱贫动力强劲持久。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