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委员会获得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标志着漳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漳盐的历史要追溯到距今5万年—7000年前,盐井一带先民发现了露头的盐泉,舀取盐水食用,并随需量的增加不断将盐泉挖大挖深。先秦时期(公元前760年前后,约在秦襄公、秦文公时期),已初步形成盐业生产。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正式设立盐川寨,盐业已成为当地的一项重要产业。解放前,漳盐年产量达15000担。1949年解放后,漳盐年产量逐年增加。截止2015年,年产量突破20万吨。
盐水是最原始的漳盐产品,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近代史上,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有少数困难群众用这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获取食盐。随后产生了“水盐”“结盐”“砖盐”“面盐”等一系列产品。1992年,甘肃真空盐厂建成后,漳盐生产进入现代科技真空制盐的崭新时代,其生产的“堆银牌”精制碘盐和硒碘盐在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上获“银奖”。现中盐甘肃武阳盐化有限公司的产品朝多元化发展,主要有精制加碘盐、海藻加碘盐、无碘盐、畜牧盐、超细盐、洗浴盐、保健盐等多个品种。产品销售覆盖西北地区,还远销黑龙江、山西、陕西等地,并向全国辐射。
多年来,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漳盐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曾被国家贸易部评为 “中华老字号企业”,被市、县人民政府评为“诚信纳税企业”“贡献突出单位”“守合同讲信誉单位”“提质增效先进工业企业”“全省盐业先进单位”“甘肃省质量信用等级AA级企业”“甘肃名牌产品”。
漳盐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将推行“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模式,加强对产业集群标准化动态管理。鼓励企业充分运用地理标志产品,不断提升质量水平,促进产业有序发展,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继续弘扬盐文化,挖掘盐产品,打造中国西部盐文化摇篮的目的,形成产业与自然、人文、经济的互动,给漳盐产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