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县针对基层党建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支部+”推进精准扶贫模式、“365、一联百”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法、“双管村官”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五个中心”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四项有力措施,全力破解基层党建中出现的结合不紧、服务不强、约束不力、运行不好等四大难题,有效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支部+”推进精准扶贫模式,破解结合不紧的问题。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坚持分类施策、因村制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发展功能,综合运用政策引导、提供信息、项目资金扶持、帮办证照等措施,鼓励和支持村干部以及党员领办协会、创办示范基地,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建成“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电商、基地”等精准扶贫联合体52个,引领带动党员群众1.5万人,初步形成支部引领方向、新型主体带动致富、贫困群众广泛参与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加快了扶贫攻坚进程。
“365、一联百”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法,破解服务不强的问题。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365、一联百”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落实联系群众、便民服务、上门走访、民情了解、民事销号“五个全覆盖”。全面实行驻村干部、村干部工作日集中办公、轮流值班制度,425名驻村干部联系34360户,135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队员结对联系5626户,建立民事“倒排序”销号法,对群众困难问题解决责任到人、限时办结,实现服务效能常态化。
“双管村官”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破解约束不力的问题。在全县村干部中建立推行以“双诺”“双评”“双挂钩”为主要内容的“双管村官”绩效考评管理机制,每年年初对全县确定30%的村级班子党组织书记给予2000元奖励,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热情。调整配备村干部30名,对13个评议为“不满意”的村班子列入后进村进行了集中整顿,对8名评议“不称职”的村支书和32名村副职进行了组织调整。建立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全程公示制度,调整理顺学校、卫生系统党组织隶属关系,促进规范运行。
“五个中心”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破解运行不好的问题。不断强化综合功能发挥,按照村级组织活动、产业发展辐射、新型农民培训、便民利民服务、先进文化传播“五位一体”村级服务功能定位,从场所建设标准、功能设置、工作制度、活动组织、监督管理等入手,不断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实行上门式收集、柜台式服务、开放式办公,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近三年来,累计投资2880多万元,新建和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91个,彻底改善了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驻村干部食宿条件。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