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携手奔富路
——漳县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纪实之十三
在漳县这片神奇而充满希望的热土上,21万漳河儿女一步一个脚印,用真情和汗水抒写着发展的壮丽画卷,使一个个贫困山村发生了美丽嬗变,托起了群众幸福的梦想。
漳县是国扶贫困县,也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和全省25个特别困难县之一。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8个,贫困户11484人5.14万人。摆脱贫困,是农民的共同祈盼、也是全县干部和双联干部的共同心声。
漳县加快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六大任务”,精心打造“三大工程”。全县共有158个各级双联单位帮扶136个村,5470名双联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11484户,实现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的全覆盖。从此,贫困户结上了亲,帮助他们寻找突破的“金点子”和“好法子”。深化“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活动,构建定点对口帮扶、东西扶贫协作、双联行动平台、行业协会帮扶、“民企陇上行”等五位一体社会帮扶大格局。目前,全县共有36家省内外社会力量参与双联帮扶,达成合作性协议23家。选派405名干部,288名科技人员,组建13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和68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建立“横向到面到点、纵向到村到户”的责任体系。
漳县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开发的有力抓手,扶持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拓宽了精准扶贫载体,增强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各双联单位立足自身实际,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脱贫短板。武阳镇柯寨村,发展韭菜大棚是助农脱贫致富的路子。省委政法委协调资金500多万元,建成60多个塑钢大棚,带动6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帮扶东泉乡黄河村等,协调项目资金643万元,发展土鸡、肉驴、土蜂、蕨麻猪等特色养殖,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省农垦总公司领导多次来到殪虎桥乡联系村和联系户,制定帮扶规划,出资90万元,为村上建阵地,购置电脑和办公设备、图书、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修建村社道路、便民桥,解决贫困户的难肠事。大草滩乡三友村群众过河的桥被洪水冲毁,群众出行非常困难。省国资委真情帮扶,出资建成了一座桥、村阵地和文化广场;投资23万元,帮农户养猪、养羊、种当归,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出资3万元,建立村级电子商务平台。乡亲们感动地说,省国资委干部想百姓之所想,办了许多好事、实事。省工商联干部心怀使命,带来项目和资金,带来信息和技术,建立了马泉乡农贸市场;筹资7万元为贫困户修建卫生厕所70座;筹资14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56盏;扶持资金30多万元,发展种植中药材,许多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省建行针对盐井乡杜家庄村的实际,投资30万元,建成日光温室43座,贫困户有了致富的产业,户均年收入3万多元,过上了好光阴。投资30万元,硬化联系村巷道1.2公里,出资入股40万元,撬动信用社小额农贷,破解了贫困户融资短板。在漳县大山深处、处处看到双联干部动人的倩影。
在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中,漳县探索富民产业,建立了“农户参与”联户养殖机制。通过“统一规划,集中建圈,大户代养,入股分红”,引导贫困户联系养殖,入股分红,滚动发展的路子,累计投放良种羊6252只,建成标准化彩钢养殖暖棚4.6万平方米,发展养殖户1663户。建立健全“扶贫对象——增收标靶——帮扶干部”模式,组建增收标靶267个,辐射带动扶贫对象3600多户。大力发展旅游、劳务、中药材、蚕豆、草畜、沙棘等特色产业,发展核桃、苗木、油用牡丹、无公害蔬菜、电子商务、妇女手工编织等六大新型富民产业,成为贫困户致富的“摇钱树”。
双联行动如一缕春风,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乡乡有了综合服务中心,村村有了便民服务站、文化广场,户户有了新房,吃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一个个村庄的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