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县围绕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研究探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采取“六抓六促”措施,全面加强各领域党建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抓服务载体,促干部作风转变。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行动,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了“365全天候、一联百全覆盖”贴心为民活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服务片区578个,449名驻村干部联系39416户,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10858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4330件,279名驻村干部吃住统一到村,实现了“联系群众、便民服务、上门走访、民情了解、民事销号”“五个全覆盖”。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划片包干、按人定户”的原则,落实社区干部包片走访等五项制度;机关结合“双联”行动,落实单位干部联户责任。在推动落实上,成立了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5个督查小组,定期督查落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二是抓功能发挥,促基层基础夯实。从“建、管、用”三个环节入手,按照应建全建、应修全修、应配套全配套的目标,全面推进列入7.22灾后重建项目的43个村级阵地建设,在项目建设中,按照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统筹整合村卫生室、村文化室等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43个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其中5个已投入使用。机关、学校、医院和“两新”组织等其他领域党组织实现“一室六有两栏”目标。
三是抓监督管理,促班子能力提升。全面推行以“双诺”、“双评”、“双挂钩”为主要内容的“双管村官”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每年年初对全县确定30%的村级班子党组织书记给予2000元奖励。结合新一轮村“两委”换届,调整村干部156名,选派26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双联村、贫困村第一书记或常务副书记,乡镇机关选派41名乡镇党委委员、副科级干部担任贫困村、后进村第一书记。深入推进“能人引领、强村带动”工程,在全县开展“四能双带”计划,180名能人进入村“两委”委员,其中57名担任村“两委”正职,引领带动。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抓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
四是抓队伍建设,促党员作用发挥。注重在农村致富能人、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实行党员党籍档案管理制度,统一档案袋,做到一人一档案。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建立了发展备案、《入党志愿书》编号管理、党员党籍管理、党员教育上手机等四项制度,去年发展党员150名。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先锋引领、助力重建”行动,2273名党员志愿者深入重建一线,包户联系、帮扶帮建,有效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活动,领办服务项目1200多个,服务社区居民群众1.5万余名。
五是抓整顿转化,促难点问题突破。制定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实施方案》,明确整顿目标、整顿措施、方法步骤等内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联抓机制,8名县级领导,10个市县“双联”单位及26名党员干部挂钩联系2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紧扣整顿提升目标,按照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党(工)委初验、组织部验收的程序,全面完成了整顿提升工作,全县确定的2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按期得到了转化提升。
六是抓组织覆盖,促设置形式优化。采取在产业链、发展片、管理网和民情线设置组织的“四设”方式,优化整合组织资源和党员人才配置资源,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先后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13个、特色产业党群共富组67个,农民专业协会党组织25个。城东、城西社区实行大工委制,开展组团式服务、区域化支撑,有效发挥党组织作用;殪虎桥乡龙架月村成立了联合党总支部,下辖3个行政党支部、3个产业党支部,引领带动。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作用发挥,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办法,农村学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分别实现100%、28.2%和92%。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