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镇烟坡村驻村组长后富强的民情日志
●三岔镇大学生村官何云云的民情日志
三岔镇烟坡村驻村组长后富强的民情日志
(2015年9月2日,星期三,多云)
今天下午,我和组员穆常荣一同来到烟坡村上庄社王四家中。王四家中就他1个人,宅基地约200平方米,主房是北房,60年代的土坯房,50平米左右,年久失修,墙已裂缝了。院内东面是去年政府补助修的一座40平米的砖房,已粉刷完工。
老王一边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北房,一边解释着:“新房里面湿气大,还没入住,你们先坐到这旧房子里将就一下吧!”“都一样,您老就别这么客气了!”说着我便跟着他进了北房。屋内很简陋,左边两个旧柜子,前方一张八仙桌,右边是土炕,炕上的被子也不是太新。房内顶棚和四周的墙壁因常年烟熏像涂了一层黑灰的漆,伴着昏暗的光线,显得更加破落。
老王用袖子将炕沿一抹,让我们坐下,便去倒水、拾馍,我劝他别忙活了,坐下来聊聊。经过一番寒暄,才了解到老王为何如今孤身1人生活。30年前,他也是一家4口,拥有着和别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但后来小两口吵架,妻子带着两个女儿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前几年,他身体不好,体力也大不如从前,没办法再下地干活养活自己了,村上便把他纳入低保范围。今年,他60了,我告诉他,可以把他纳入五保范畴,虽没有妻子儿女,但还有我们镇党委和政府,有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们。他听了很高兴,张着还剩几颗牙的嘴笑的合不拢了,握着我的手也久久不肯松。
我看了看时间,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便跟老王道别出了门。回来的路上,我想了很多,我们这么一个普通的驻村干部,怎样才能真正帮到贫困的群众呢?也许我们不能直接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但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引导思路,为他们的困难出谋划策,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温暖、政府的关心,仅仅做到这点,又何尝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呢!
三岔镇大学生村官何云云的民情日志
(2015年7月25日,星期三,多云)
2015年7月25日,我和驻村干部李丹来到贫困户聂志忠家里。一进门,便看到聂志忠的妻子正在做午饭。她本来是一位残疾人,行动不便, 却承担了家中所有的家务,丈夫一人忙碌地里的农活,儿子和媳妇又在外打工。一家六口人的生活虽谈不上富足,但也算安稳。然而不久前,媳妇在打工时手指被机器夹断了,还要儿子照顾,突然缺少了一个重要劳动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家六口的生活顿时变得有点紧张。环顾四周,他家有两座房子四间屋,一座今年刚建的平房,一座是70年代的土坯房,屋里的摆设也全是以前的旧家具。
简单了解情况后,我让他们拿出户口本、惠农明白册、一折统,登记家庭成员信息、联系电话、一折统号、耕地情况等基本信息。然后告诉她:“其实国家一直在帮扶像你们这样的贫困家庭,如一折统上面的资金全是国家的救助资金,包括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种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等。”在交流中,他们也说了自己的困难和需求。一是全家人今年努力修了一座两间的平房,能否享受国家的危旧房改造政策。二是自己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否享受特困残疾人补助。我告诉她:“享受危旧房改造的条件是历年没有享受过该政策而且是住房面积达到45平米,有上下圈梁抗震柱。看了你们家今年新建的房屋,这项政策是可以享受的。至于残疾人补助,只要符合条件,也是可以享受的。”另外我还告诉她:“国家还有许多惠农政策,如惠农贷款,这是国家拨资金给贫困家庭给与帮扶,并且是国家贴息,农民免息,如果你家有创业致富方面的意愿,都可以办理。”聂志忠一家听了这些惠农政策,一声声地说“国家政策真是好”。
其实,像聂志忠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精准扶贫要做到真正的精准对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国家的各种帮扶政策也由简单、暂时性地经济帮扶逐渐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方式。结合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特点,我们也应创新帮扶机制。一是积极探索“支部+电商”的模式,在条件成熟的村上创建网店,可以组织年轻妇女编织各种手工艺品,采购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二是进一步搞好“支部+合作社”的模式,依托本地农民合作社,有效带动周边农民致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们要时时创新思想和工作方法,情系贫困群众,积极进村入户,坐农家炕、吃农家饭,和农民面对面交流并宣传惠农政策,心与心沟通并了解家庭所需,深入农户,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富起来,尽快步入小康之路。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