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

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LOGO

天下贵清  康养漳县
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漳县动态 > 漳县动态

漳县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6年3月30日来源:定西日报 作者: 点击:

凝心聚力 脱贫攻坚

——漳县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近年来,漳县县委、县政府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等多轮驱动,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2014年年底的27.27%下降到17%以下;2015,全县15个贫困村1.91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稳定脱贫1.01万人、巩固提升0.902万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扶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新一轮的脱贫攻坚行动开始后,漳县创新提出“123456”工作思路,:紧盯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运用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漳县试点成功经验,完善“正反向精准识别”,推广普及“九不准”工作法;集中攻坚西部、中北部、东南部三个贫困片带;强化双联、灾后重建、金融和管理考评等四个支持保障;打造联户养殖、多元带动增收、动态综合管理、基层党建助推、分层培训五种模式;培育壮大旅游、劳务、中药材、蚕豆、草畜、沙棘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核桃、苗木、油用牡丹、无公害蔬菜、电子商务、妇女手工编织六大新型富民产业。

 

围绕“扶持谁” 实行动态精准管理

 

  “想要脱贫,先要做到精准识别,找准真正的扶贫脱贫对象。”基于这一认识,漳县认真落实全省“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严格遵循“12345”贫困人口进出识别程序,采取“倒排序”法,精准识别贫困户,再将识别数据全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管理。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经验。摸清摸准摸实扶贫底数,实行“正反向精准识别”,创新并推广“九不准”工作法,集中开展了两轮建档立卡核查工作,完成了2014年底114845.14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省、市时间节点,全面完成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录入各项工作。

  动态管理全力做到“五个明确”。将大数据平台建设“八个准”、村级作战“五张图”等内容上墙公示,做到基本情况、目标任务、措施办法、进度进程、责任保障等“五个明确”。县级精准指挥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县直相关部门对照各自承担的精准扶贫任务,倒逼责任、倒查进度;乡镇精准反映乡村户贫困现状,明晰时间节点、具体措施和帮扶责任;村级将全村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进出动态、村户脱贫目标任务等上墙公示;户上完善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帐“三本账”基本资料,确保了县上、县直部门、乡镇、村、户挂图作业“五级全覆盖”。

  片带攻坚合力消除“脱贫短板”。以地域、产业、优势为单元,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贫困现状等实际,将全县划分为西部、中北部、东南部三个特困片带,全县在统筹推进三个片带工作的基础上,集中攻坚西部特困片带,先行探路,全力做到“六个共同”(即发展思路共谋、富民产业共育、技能培训共抓、文明新风共树、美丽乡村共建、民生保障共筑),实现片带内一体化、均衡化发展,使西部特困片带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典型引领区、灾后重建示范区、群众广泛受益区和各项业务工作样板区。

 

围绕“谁来扶” 靠实各级干部责任

 

  漳县建立“横向到面到点、纵向到村到户”的责任体系,将脱贫攻坚任务“焊接”到各级责任人身上,形成上下衔接、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的责任体系。

  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调整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组长的19个专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2015年计划脱贫的贫困人口靠实到县四大班子领导、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身上。与13个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责任书,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全方位精准考评。

  建立“1+1+1+N”长效帮扶机制。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建立了“1+1+1+N”长效帮扶机制(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县级领导包抓、1个有实力的双联单位、1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争取1个以上社会帮扶力量,1个以上专家服务组等多个帮扶力量),选派405名干部、288名科技人员,组建13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和68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双联行动深度融合脱贫攻坚。在全面统筹落实双联行动“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的同时,加快脱贫攻坚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联动。全县158个各级双联单位联系帮扶136个村,5470名双联干部联系帮扶11484户贫困户,并根据每年脱贫攻坚要求,按照县级干部每年新增2户、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新增1户的标准增加联系户,动态调整联系户,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全覆盖。

 

围绕“怎么扶” 探索精准扶贫新路

 

  “村抓一项特色产业、户建一座养畜暖棚、人学一门致富技能、户输一名富余劳力”。漳县抓住群众增收这个“核心”,着力培育发展特色种植、特色林果、畜牧养殖、劳务等富民产业,集中破解贫困村户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等短板。

  统筹推进“两增一减”。在增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07,增长1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在减少贫困人口上,坚持自我施压、提速提标、提效增质,2015年脱贫贫困人口较省、市下达的脱贫任务增加89.3%。在建档立卡残疾人脱贫上,全县现有各类残疾人4113,其中建档立卡残疾人756,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做到应纳尽纳。

  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坚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旅游、劳务、中药材、蚕豆、草畜、沙棘)和六大新型富民产业(核桃、苗木、油用牡丹、无公害蔬菜、电子商务、妇女手工编织)。同时,坚持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易地安置改善生活条件、发展教育增强造血功能、生态补偿扩大绿色收益、社会保障实现政策性脱贫。

  统筹推进基础建设。23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解决了7.17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所有农户均实现安全饮水。完成乡村道路项目16787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启动实施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工程,实现了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投资1.45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00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06户。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千村美丽”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2个、县级示范村65,全力打造“望得见绿山、看得见清水、住得上新居”的生态美丽家园,2015年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强化金融支持保障。加大各类资金投入,全县财政用于脱贫攻坚方面的支出达到11.35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74.8%。通过五户联保、“三权”抵押等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完成24731236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工作。组建互助资金协会82,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1915万元,实现68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全覆盖;与县信用联社、甘肃银行漳县支行签订协议,启动实施互助资金增信计划,累计发放贷款1268.5万元。累计向2303户贫困户发放中和农信小额贷款2134.1万元,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1.68亿元,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38亿元。

  打造特色扶贫模式。一是建立“农户参与”联户养殖机制,引导贫困户走联户养殖、入股分红、滚动发展的养殖新路,累计投放良种羊6252,发展养殖户1663户。二是建立多元带动增收模式,建立了“企业+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农业机械化运作”等模式,把贫困户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实现信息互通、技术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建立动态综合管理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贫困对象分布信息管理系统、农村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五大平台,开展精准扶贫网格化、精细化动态综合管理。四是建立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模式,建立了“支部+”模式,把加强基层党建与促进农村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联动整推。五是建立分层培训机制,将培训资源进行整合,龙头引领培训420人、示范带动培训6830(),普惠技能培训1.68万人,确保了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劳动力均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经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漳县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喜人硕果:全县农民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921元增加到5507,136个村全部实现了通水泥路或油路,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15.8万人()、“两户生”4600,挣回“票子”12亿元……

  以精准的视角审视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措施推进扶贫开发,这两年是漳县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凭着这股子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不甘落后的精气神,漳县一定会负重攀爬、中流击水,书写脱贫攻坚的美好篇章!

上篇:

下篇: